Monthly Archives: March 2006

Happy Week To Be An Engineer

上周末还在说自己闲的都快长毛了,转眼之间就忙得像孙子一样,明天下午还要接着回实验室继续~ 实验进行的很顺利,昨天下午三点开始实测,到晚上九点,已经完成了三组电极的测试,每两度一组,从0度一直到20度,然后再加上25度和30度。分别开启和关闭电极。 之前的准备工作应该才是最辛苦的,翼面表面埋设了三十个压力管,每个都要传上塑料压力导管,然后还要对其进行气密性的测试,所谓的压力导管,其实就是医用导管,直径可能是一点五分的吧,我感觉其实就是导尿管…呵呵,不过这东西对于流体力学实验实在是太平常了,大家都会用到~ 三十个管子,接得我手指直发麻,那时最痛苦的一天了,从上午九点,一直接到晚上五点~不过想想那些做整机实验的同学,他们一接就是几百根,实在是太horrible了~呵呵,据说CBC同学寒假之前就接了三百根… 周四我们进入风洞,开始设备安装,将风洞里的测力天平卸下,然后将我们的模型装上~接驳高压电源,安装生成油烟用的钢丝,这里我们遇到一些问题,在40V的电压下,钢丝很容易就烧断了,我们将压力降到20V左右,还是一会儿就烧断,无法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每次5~8秒,寿命十五次左右的要求,想了很久也不知原因所在,后来去水洞那边再去找钢丝,正好遇到流体所的一个老教授,讨论的时候我意识到,钢丝的两端被安装在了风洞流场的外面,没有风流过,因此似乎没有办法及时降温。等我取了钢丝回到风洞,老教授跟我说应该就是我所说的原因,呵呵~good job,bill,留下个好印象,他可是我们毕设评审小组里的,当天开题答辩的时候他就对我有印象,觉得表现不错,现在再加几分,呵呵,只是我居然不知道他姓什么…>_<…不过这也不怪我啊…我入学的时候他就退休了…重新安置了钢丝支架,将两端收进风洞流场之后,问题迎刃而解,nice! 晚上关上灯,我们开启了电源,电压加到4.5kV,可以看到电极发出蓝色的辉光,还有刺耳的交流电的声音,其它地方也没有发生我们担心的高压击穿问题,很好,一切都很顺利啊~开心~ 周五上午接上DV,电脑,我从家里拿来了自己的828还有T9,到了实验室一看,汗…828里面没插CF卡…幸好带了MS duo的转接卡,把T9里的duo转成标准MS然后插在828里面~T9只能靠本机的58mb内存了。上午进行了测试实验,一切都很好,把DV聚焦模式变为手动,然后接驳电脑采集视频,okay~下午就可以开工了。 从下午三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快十点,我们进行了W10D2,W1D-1,W10D1三组电极的测试,采集了每组26个视频片段,每段大约十秒钟,总计600MB左右,刚才回到实验室,用ipod给copy回家,呵呵,我的宝贝心血成果啊~ ============================ 选择流体力学作为自己的专业,上了那么多的课,看了那么多的文献,了解了那么多的流动控制的手段,这还是我第一次自己亲手接触实践最尖端的流动控制技术。 等离子流动控制,作为近几年兴起的electrohydrodynamics(EHD,电子流体动力学)以及magnetohydrodynamic(MHD,磁流体动力学)的一个领先的流动控制手段,是最近两年来最有前途的流动控制手段之一。 UTK的Prof. Roth在这项技术上拥有专利OAUGDP,而现在,对于已进行的三组电极的实验已经可以表明,我们自己,也通过不同的电极形式,掌握了这项领先的流动控制技术,而且是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 有个师兄看了看几段视频,指着我说,呵呵,不错啊,这小子已经可以毕业了。呵呵,对于我的本科毕设来说,这些都已经sufficient了。 我只是突然想起,那个关于我像不像一个engineer的话题。 前两天李萌去考会计证,她发短信过来说她去考我梦寐以求的会计证。呵呵,exactly,accoutant,对我很有诱惑力啊~ 只是,这两天在D1风洞,终于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尽管只是暂时的,但我毕竟拿着这个风洞的钥匙啊~这种感觉,怪怪的,又难以言表。 夜色渐沉的九点,我站在风洞旁边,看着灰白色的油烟掠过翼面,在尾迹里化为旋涡,然后消失在风洞的扩压段里,忙碌了一天,却不觉得疲倦,我兴奋的给Neo打电话,把他叫到实验室来,给他展示我忙碌一天的成果。 我感到自己何其的幸运,拥有这样一个领自己兴奋无比的毕设题目,看着别的同学整天在宿舍里打魔兽,无所事事,或是那些得到一个老旧题目,重复着老外十年前的工作的项目,既没有挑战性,也没有压力。 在实验室里忙碌的日子让我感到无比的充实——尤其是在不如意,而又酸涩的一周之后,能让我集中精力,在这薄薄的模型上面。 王晋军老师下午来到实验室,看了看视频片段,表示很满意,他说他明年上半年也会去帝国理工访问,航空系的Prof. Morrison是他的伙伴,yes, I knew him, Head of research group of Turbulence and flew control.流动控制领域的牛人。王老师也是牛人,而且对我很好很好,在知道我要去英国之后,在他的《湍流基础》上给了我95分的高分,在我最开始的毕设分配方案不尽人意的时候接收了我来做我的毕设指导老师,并且给了我这个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题目。他说他很高兴,也希望明年能在IC见到我。 而我,却有些怅然若失,CATIC的工作的事情马上就可以定下来了,现在似乎只是等着最终是哪个部门,尽管我回了IC以及Manchester的offer,但似乎我最终可能还是要去CATIC了吧。 我有些茫然,我如此执着的追求着进入商业,进入市场领域,这是否真的是我的destination呢,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对于自己的意愿的一厢情愿的追逐。 在黑暗的风洞,明黄色的电影灯,昏沉的风声,以及嘶叫着的交流电,我体会到成功的强烈喜悦,我想,那是多大的订单也换不来的感觉吧。 其实我确实是很倔强的人,我永远执着的追求着我梦想的一切。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心情 | Leave a comment

最近我忙吗?

呵呵,刚才Lucy问我忙不忙,我才想起来,我闲的快长毛了。。。   流体所的1号风洞D1由于原先的流场品质不甚理想需要改造,需要将涡轮重新改装,初步的交工时间是三月底吧,可是不巧上周试验的结果是还是不行,结果。。。就是工期拖延。。。   于是可能要等到四月初才可以去吹风了吧?   不巧我的进度太理想了,文献看完了,翻译也做完了,于是百无聊赖,周一再去找些AIAA的paper看看吧,不然真的要发霉了。。。   同情一下Lucy,我们的材料系的女生。。。他们的四号楼在我印象里几乎是没有普通教室的。。。我想可能是因为那里充满毒气,根本不是上自习的地方。。。同情again。。。   to白晨,哈哈!你终于还是把jack&jones退掉了,咔咔!我说了不合适了吧!哈哈,我说的能错吗?!

Posted in 搪瓷茶缸 | 8 Comments

No more DC, but DSLR

冲动是魔鬼~   昨天去海龙,给新买的T9买记忆棒,柜面的人一通的忽悠,说什么512MB的要270,1G的只要390,当然要买1G的啦,如此云云云云,结果我脑袋一热,就把钱掏出来了,他把钱拿走的那一刻,我就后悔了,1G的卡,哎,T9 6百万像素,一张照片大概也就2.5MB大小,他那块电池根本撑不到把1G的卡装满肯定就耗光了,别说1G的了,就算是512MB的,估计都等不到装满就没电了,而且记忆棒的读取速度又明显不如CF卡,放在我的828里也没什么意义,哎,真是,又乱花钱…   嗯~上周日,大采购,乱七八糟买了一堆的东西,有两件还算可以,上面提到了一个,T9,还有,就是买了飞利浦的DVD录像机,呵呵,家里的老的日立的VHS已经很久没有用过了,录像机这东西,虽说爸爸总说一定要有一个,不过也确实觉得并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不过DVD录像机,嗯,还好吧,至少画质不会像VHS的那样,每放一次必然会有损失,而且成本也不错,DVD-R的盘2.9一张,相当reasonable,试着录了两段,一切都还好,只是每次结束上一段,结束时的记录过程比较长,大概要一分钟左右,如果有两段相连的节目需要录制,肯定急死了,一个解决的办法是买那种内置硬盘的DVD录像机,不过多了一个80G的硬盘,价钱居然要多2200左右,实在是晕死,在海龙,80G的硬盘也就几百。另外,在捕捉电视频道的时候的操作方式也非常的繁琐,是拾取一个频道,然后选择插入位置,就这样,光是把CCTV的十五个频道排好顺序就把我累死了,之后还有北京台的十个,若干卫视…结果到现在我也每完全搞定…   说说T9吧,家里的第五台数码相机,很有可能成为最后一个消费级的机器了~   其实本来想在CANON的IXUS60和T9之间选一个,因为现在我越来越倾向于C家的机器了,呵呵,可惜去买的地方没有IXUS60,而因为一些!#×◎%!※¥%的原因,又只能在那个地方买,所以就T9吧,当场试了试光学防抖,感觉还可以,但是没有广告标榜的那样出色,想想也肯定了,广告里做的太夸张了,要是那样都能不糊,那CCD上的那个陀螺仪的尺寸得有多大啊…回到家之后,自习玩了玩,顿时就没有兴趣了,需要防抖的时候,自然是光线不理想的时候,这时候需要光圈尽量放大,快门也就减缓,以保证CCD接收到足够的光线,但是卡片机的防抖陀螺受抖动幅度的限制,只能通过提高感光度的方式控制不要让快门变得太缓慢,我的体会是,这一水平大概在1/5快门以上,也就是说,对于1/5一下的快门,防抖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由于一贯的SONY对于噪点控制的不足,当然这也是所有消费级相机的通病了,CCD尺寸小嘛~在ISO320的水平下,括成原始尺寸的相片几乎没法看,反正我是觉得没法看,用PS修了修,发现很难修好,这样的照片估计也就是大家平时出去K歌的时候随便记录点什么吧,根本配不上拍摄这两个字了~   感觉T系列对于女生还是比较好的,本身女生端相机就不容易端稳,防抖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弥补这一点,对于我和爸爸来说,真是算半个鸡肋了,因为我们的手本来就不抖。其实掌握好持握相机的手形真的是很重要的,设备都是其次的,自己要会用,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T系列最让我满意的地方就是那个“放大镜”功能了,其实也就是超微焦,这个是潜望镜镜头最大的优势了,因为本身镜头直径比较小,相对于光的通道长度来说,这个尺寸就更小了,因此可以做到很好的超微焦,配合光圈之后的表现也是很不错的。   Alan跟我说要买SONY的R1,看了看还是不错的,1/4胶片尺寸的CMOS应该是非常不错的硬件基础,但是那个镜头,是和我的828一样的,锐度不够,拍出来的照片经常很软,而且层次的表现也不是非常理想。   当然,你也可以说我总是去拍飞机,这种素材实在是太特殊了。确实,828对于静态、风景、人物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最小光圈也可以达到2.2,中焦的人物写实确实表现不错~   不过however,我还是不会再买DC了,以后的目标就是DSLR了,Alan说一个相机不到一万,配几个镜头反倒好几万,实在是不理智。其实怎么说呢?DSLR的机身的更新周期应该是很长的了吧,我有个同学,CANON的EOS5,胶片机,现在还在用,这种东西,用上手了,也不是可以轻易换掉的了。   20D是个不错的选择,有人推荐我去买NIKON的,不过从小,包括爸爸,都没用过N家的机器,D70是很好,不过可能还是更倾向于20D吧。   呵呵,这个就是目标了,发现现在想买的东西好多,而且都好贵…冲动是魔鬼啊…

Posted in 搪瓷茶缸 | 15 Comments

Genuis flying Schumi has back!

Having got his 65st pole position in Bahrain, Michael Schumacher equalled the late Ayrton Senna’s record for pole positions!   Congratulation to one of the greatest F1 racer in the world!   And also congratulate to new coming Felipe Massa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体育 | 6 Comments

我活过来了!

嗯~死了一个星期,终于活过来了~   论文翻译的不错,这两点借了两本电动力学自学看看。   今天收到IC的offer,还有一周过期,明天给他传真回去确认了。   还有man的更新手册,不错不错,尽管里面不少图片都是老的。   CATIC工作的事情应该这周也能有些眉目,能不能行一周就定下来了吧,如果能去,应该是我最高兴的结果了。   so,还不能松懈,还要加油啊~

Posted in BT | 7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