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November 2009

杂记

本来想今年下半年的时候去英国转转,找个机会拜访Rui博士,顺便看看球,毕竟曼联的几老们很有可能赛季末就要退役了。   此处略去500字…   结果,就昨天,也就病了…感冒了,喉咙巨疼,感觉呼吸都要被掐断了一样…   昨天晚上还和阳阳聊,说我这样从小就病歪歪的,一定是两个结果,要不就是早死…要不就如一些一辈子病怏怏结果却活得巨久的那些人一样,变成老不死…我想了想还是前一种比较可能发生在我头上,所以我买了很多商业保险…   直奔主题吧,yueying同学在wave上要我贴婚纱,那就废话少说,上图吧…(点击图片进入相册,将弹开新窗口)     欢迎大家评头论足   是在1502 studio拍的~无论是选studio,还是创意,都是抄袭的Yu Jianqiu同学的一位同学的…This Jianqiu is, according to Jianqiu himself, Jennifer’s love…   PS,收到我wave邀请的同学,请加我的google邮箱:"weiyi点sze at 谷歌 点 com". 想要wave邀请的给我留言吧,目前的邀请还是滚动扩充的,我没有太多,慢慢来吧。

Posted in 搪瓷茶缸 | Leave a comment

Seal the Deal Please!

当你看到前方红灯的时候,请松开油门好吗? 当你不在卫生间的时候,请关闭照明好吗? 我们其实可以做的更多 我们的国家也可以做的更多 一起来签名吧!  The UN Worldwide Campaign on Climate Change  http://www.sealthedeal2009.org/   YouTube – Seal the Deal – Six powerful voices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dXoDcFPgBo4&hl=zh_CN&fs=1]   国内可以观看的Youku版本: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MxMTA0MTAw/v.swf

Posted in 新闻与政治 | Leave a comment

The Reader

这是一个人人都行色匆匆的年代,当每个人都脚步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压力的积聚以及周遭行人带动的愈加快速的时候,一些我们长久以来所珍惜和怀念的生活片段,也在这匆匆的步履中渐渐模糊。   摩挲着精良的印刷品本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在工作之余全心投入到描绘中去,要比如快餐一样的电影的感觉好很多吧。The Reader就是这样扣动心扉的深刻作品。最终读完这部作品,是以一个非常奇怪的顺序进行的,08年初买了小说却没有看,09年有了电影却看不了,当电影的热潮逐渐褪去,当Kate Winslet获誉而归后若干个月以后,终于静下心来细致的品位了文字的魅力。     我当然不是科班出身,其实不该在这里对文学这个字眼评头论足,但多少也读了很多原文作品(当然The Reader其实算不上原文…),所谓的风格问题还是能够略评一二,欧洲的文学同北美的文学相较而言,还是走在前面的。当然这里的前面若要界定起来必然非常晦涩,但是若以现代风格论述,显然欧洲人,尤其是欧洲大陆的作品要更丰富一些。The Catcher In The Rye在美国文学界引起的轰动在于他以那样粗鄙的文字生动描绘了那个时代里一部分有典型风格的青年人的生活,没有用粗俗这个词自然是因为《麦田守望者》完全不是一篇庸俗的文字堆砌,相反 J. D. Salinger只是利用了一种在当时的年代非常超现实的手法描绘了一个现实的题材。这也是我对于电影来说也非常钟爱于现实主义题材,以及超现实手法的现实题材的原因。The Reader本身引起并串联情节的要素在我逐渐进入作品的初期也让我非常震惊,我完全没看过《朗读者》这部电影,虽然也听说了Kate Winslet在剧中有震撼演出,但是坦率说我实在没想到作者在文字中会以那样一种方式来进行深刻、现实的描绘——几乎是一种直白的写实的不加修饰的手法。   当然最初章节里那些赤裸的描述只是非常有限的部分,随着故事的展开,描写被重新引领回到第一人称的朴实轨道上。我之所以非常迷恋第一人称的作品,在于那其中无比深邃的魅力。虽名为The Reader,给我的感觉却宛如一个人在耳边murmur他心底最深处的故事一般。读书确实宛如恋爱一般,在并不深刻了解的情况下拿来一本书,心情随着情节一起跌宕起伏,若真是一部精彩的文字,则会爱上这部小说。而第一人称,就总会让我有这种沉浸其中的愿望,置身情节之中,仿佛我就是作者,作者就是主人公,我也是主人公。   The Reader本身关注的是德国民族在当代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如何对待过去。Holocaust的真实性现在已无须质疑,但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在于,在那个年代,Holocaust是一个自上而下被彻底执行的国家行为,这意味着德国所有的国家机器都被卷入其中,无一幸免。后人的检讨并不是需要为前人甚至仍然在世的罪人开罪,但是德国之外的人们可能很难理解他们本身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如同作者所传达的观点——正因那是那样好大的运动,所有人都被卷入其中,或主动,或被动,但战后的清算必然不能进行到所有人头上,一些人重新回到公职岗位,一些人压抑的生活着,而战后的第二代德国人,在面对Holocause的惊悚,和面对自己的并不彻底无辜的父辈中,是理性的批判,和感性的迷茫。作品本身是一种德国民族性格中短于自我表彰而长于指出问题的审慎悲观的生动表达。   其实德国人面对的问题不只是他们自己才有的问题,在柬埔寨,在土耳其,包括在卢旺达,都曾有自上而下的机器将真正一代人席卷其中,在柬埔寨,清算进行的尤其缓慢,由于现政权的姑息和回避,红色高棉时期的多数中高级官员,现在都过着低调的平静的生活,受佛教以及印度教影响极深的柬埔寨人民,也保持了审慎的宽容态度,但是整个民族仍然被这样的裂痕所伤害着——一些手上曾经沾满鲜血的人,现在却仍然平静的生活着,而整个民族确需为他们当时的罪而久久无法走出阴影。略微的不同是,柬埔寨是对自己人犯了罪,是一种autogenocide,而德国人是对犹太人。   The Reader作为一部拷问心灵,关注具有历史渊源的现实社会问题的作品,无疑是非常出色的。在我看来,现实问题多是无解的,只有多年之后,由后人回首,方可判别某一答案,相较于其它答案,可以更理想一些。The Reader就是这样极佳的现实题材作品——他引领你进入一个复杂的境地,交织了理智、感情、自我批判以及放眼未来,留给读者的,是深刻的思考,设身处地的假设,以及结合自身的反省。   除此以外,那就是一种警示——以后人的境遇所给予前人的警示——放之当今,即告戒世人不要给后人带上沉重的枷锁和心灵的负担。这是一个Nationalism和Ideology盛行的年代,我们应当永远铭记,Extremism以及Violence不能解决任何问题。Never ever.

Posted in 图书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