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chives
- February 2018
 - December 2014
 - December 2013
 - September 2012
 - December 2011
 - August 2011
 - May 2011
 - April 2011
 - March 2011
 - February 2011
 - January 2011
 - Decem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October 2010
 - September 2010
 - August 2010
 - July 2010
 - March 2010
 - February 2010
 - January 2010
 - Decem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August 2009
 - July 2009
 - June 2009
 - May 2009
 - April 2009
 - March 2009
 - February 2009
 - January 2009
 - Decem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September 2008
 - August 2008
 - July 2008
 - June 2008
 - May 2008
 - April 2008
 - March 2008
 - February 2008
 - January 2008
 - Decem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August 2007
 - July 2007
 - May 2007
 - April 2007
 - March 2007
 - February 2007
 - January 2007
 - Decem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September 2006
 - August 2006
 - July 2006
 - June 2006
 - May 2006
 - April 2006
 - March 2006
 - February 2006
 - January 2006
 - December 2005
 - November 2005
 - October 2005
 - September 2005
 - August 2005
 - June 2005
 - April 2005
 
 - 
				
Meta
 
Author Archives: Flying Snail
小安写的“禁锢”
禁锢 [安 发表于 2006-4-16 11:42:58] 偶与成绩佼佼者的对话。 “这样传过来就能用了?”“要先安装的。”“怎么安装?”“双击。选个盘安上就成。”安上winrar,点开office压缩包。“然后呢?”“解压缩。”10分钟以后。“好像没安上啊,只出来一大堆压缩文件。”“不会吧?要点setup才算是安装的。”“啊~~真麻烦~~”“……” 计算机文化基础分暴高的娃娃们啊,除了考试你们还会做什么? ———————————————————————————— “这个软件很好用的,给你拷过去吧?”(忘了是什么,好像是photoshop什么的)“我又不会用。不用了。”“不用怎么能会用呢……” 习惯于先学后用(或者学了不用)的孩子们,离开学校以后谁来教你们? ———————————————————————————— “我怎么可能会呢!你就好了,什么都会。” 我也不是生下来就会,一样是自己慢慢学的。为什么你们的口气,好像是我理所应当的会,你们理所应当的不会? ———————————————————————————— 培养自学能力。自由学风,发展个性。真是怀念北大附中。 发现很多人就像用一个模子批量生产出来的。 http://www.buaaer.cn/blog/user1/56/archives/2006/5574.shtml ================================= 上面是从小安的博客里面转过来的,小安写得~ 呵呵,没啥多说的了,虽然我也是计算机基础考的巨高,但我也是没去上过课的~ 谢谢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将成绩作为衡量我的唯一标准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1 Comment
							
		Who is going to hire a cab?
油价涨到4.65元。 班里有同学问我就这四毛钱,会有什么问题吗?这种感觉其实是非常实实在在的——爸爸妈妈的两辆车,一个星期各自将近50升的油,加起来就是100升,40块钱的差别,一个月就是将近200,如果说这200并不是一个大数目,那么看看总量吧,每个月,除去爸爸妈妈的单位各自会有一些交通补助,加起来大概可以cover 1000块钱吧,这个家里仍要为汽油掏出将近1500块钱~现在这个数目就是1700,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即将可以成功突破2000大关~在沪市跌破1300,直奔800点“屡挫不成”的境况下,中国股民真的应该感谢石油板块,否则沪市早就崩盘了! 发改委的人,还有中石化/中石油的人一直在口口声声表示中国的燃料油成本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诸位想想现在仍旧待在加拿大的赖昌星好了,这难道不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吗?!我并不懂石油期货,也不动大型能源不动产投资,我只知道市场规律——如果中国的燃料油价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那么我们国家应该是石油产品走私的出口国,而不是进口国!但想想赖昌星——他不就是靠走私进口原油发的家吗?!!! 我想我们所谓的“低于世界平均价格”的燃料油,估计是以0号柴油为代表的农业用油吧——与我们广大辛辛苦苦挣血汗钱来为中国石油创造800亿利润的城里人没什么关系——一个莫大的讽刺是——北京今年年初的空气质量连连超标,但是更加清洁环保的,早已在欧洲广泛行销的柴油动力汽车却因为没有合适标号的柴油而在中国步履艰难——中国严格限制柴油价格,以致没有石油公司愿意开发高标号柴油。 爸爸妈妈每天上下班往返各自只要30公里左右,加上乱七八糟的事情也肯定不会超过60公里,但是出租车司机就不是这样了。每天早晨五点起床,六点出车,一天在外,几近半夜才能收车,一天至少几百公里。上千的油钱,数千的“份儿钱”,我很难想象他们是怎样一种毅力,才可以这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坚持下来维持生计。 每个清醒的人都明白,面对油价上涨,正确的解决方案应该是降低“份儿钱”,但现在,发改委和行业协会却又借着油价上涨的机会,高举涨价大旗,结果就是,并不“大款”的出租乘客和本就艰难的出租司机成了为油价买单的人,而那些本来赚的盆钵满盈的出租公司以及背后的“看不见的手”,怕是这回又要换个再大一点的盆才好裝下那些花花绿绿的钞票了吧? 一个提及的事实是,自伊拉克战争之前油价开始上涨以来,北京出租车行业直接补贴已经累计达到1500元,但是一个未被提及的事实是——出租车运价上涨,正是这些出租公司计划取消直接补贴,收回以往利润的一步——既然运价上涨了,也就不需要补贴了,三年前多少份儿钱,以后你就交多少——才不管是不是涨价了,打车的人就会减少,司机的活儿更不好干,钱更不好挣了。 北京发改委的官员大言不惭的在那里吵吵——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出租车从来都不是为广大工薪阶层服务的,北京的也不例外。Absolutely ridiculous!我希望这位估计是每天有专车接送而且也经常有机会出国的官员睁大眼睛看一看——那些出租车不为工薪阶层服务的世界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是不是也想北京的公交那样,复杂,低效,不便,而且拥挤无比?!(这里插一句——我很期待的看着下个月一卡通开始之后诸如300路、44路、1路这样的公交车到底怎样实施中门上车,前后门下车的规矩?!)我上学的时候坐331,一个唯一路过北医三院的月票有效公交线路,每天看到那么多的老人,为了去医院,颤颤微微的站在公交车里,是的,售票员都会为他们找位子坐,但是当一站上来十多个老人的时候,显然不可能为每个人都找到位子。北京的出租车不是为广大工薪阶层服务的——所以这些老人最好好还是去挤公交车吧!刹车要是摔伤了说不定还可以为医院创造更多利润呢! 我简直不知道该用什么样子的词来形容这些搞出租、管理出租的人——贪婪?显然还是程度有所欠缺的。这世上估计很难再找到如同北京出租公司这样容易的空手套白狼的发财好运了。但即便是这样, 他们还不知足。 最后让我在这里顺便鄙视一下于凯吧——我一直不相信什么劳模——全tm扯淡!于凯与首汽集团的故事告诉我们,劳模就是塑造出来的,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宣传产品而已——这个sb还以为自己是什么人物了呢?不过显然就像没接受过良好教育的,说话都不懂得拐弯抹角,土鸡永远都是土鸡!北京的出租车司机有很多很善良,很可爱,但是一不小心出了这么一个败类,而且还被评为劳模,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我觉得,劳模,和虚伪,其实应该是同义词。 Okay,出租车要变成两块钱了,Let me see see, who is going to hire a cab? 加个链接: 北京出租车价可能涨至2元/公里 听证会26日举行http://news.sina.com.cn/c/2006-04-15/00399622630.shtml
									
						Posted in 搪瓷茶缸					
					
												6 Comments
							
		简单而忙碌的快乐
今天是个好天气~ 昨天一夜的大风,彻底吹走了北京天空中的阴霾,留下一个灿烂的蓝天,尽管气温不高,不过妈妈让我穿了很多衣服…所以还好啦。 这一周又开始忙碌起来,在忙毕设的ppt演示,要周五之前跟老师讨论一下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今天中午到流体所给张攀峰看了一下,又指出一些问题,下午回家来改。希望今天晚上能弄完,这样明天再送回去看,过关了就可以跟王老师讨论了。有点懒,懒得背着笔记本到处走,而且一大堆的视频文件,也还是在家里台式机上处理感觉流畅一点,1G的内存也算没浪费。 下午回家之前去了海龙,买了Apple Camera Connector,Y230,她张口要价260,我当然不会给她那么多~230一开始她还不愿意,我就走呗,又被拉回来。其实我觉得220也都可以拿下来的,这玩意儿在美国Amazon上只要25美元,又是China生产,就算按进口商品加了关税,220应该也是可以买到的,哎,没忍心~ 回了家,用读卡器接上试了试,很好啊~很顺利的就把卡里的照片转到ipod里面了,很好很好,本来在amazon看得时候有人review说只能直接接驳相机,并且“almost kills all of your battery”,现在看来还不错,至少不会把相机里的电kill光了~nice,这东西想要了很久了,终于有啦!嘿嘿~ 其它的呢?买了U盘,呵呵,以前手里一共有三个,但是没有一个像样的,一个是订了两年《个人电脑》送的64MB,还有一个只有16MB…另外一个巨不好用,只是因为我一般来说也很少用到,所以也就忍了,不过这东西终归是要用的,就搞一个来吧,SanDisk的,本来想买Lexar的,但是没货,那就SanDisk好了,其它的小牌子就算了。 IKEA望京店开业了,去年一年IKEA在中国赚走12亿,成为仅次于Deutschland——德国的IKEA全球第二大市场,望京店也成为IKEA在全球仅次于Stockholm的第二大卖场。其实对于IKEA来说,我也感觉不错,毕竟对瑞典这个国家感觉很好,VOLVO的老家嘛,而且IKEA在中国的第一家卖场就开在离我家步行20分钟的地方,家里也有不少东西是IKEA的,自己也很喜欢它的一些小东西,很精致。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全球家具的主要加工地,IKEA居然成为中国业绩最好的家具企业,还成为所谓的“小资”的代表,其实只能说是中国家具企业的一些悲哀。对于我来说,要我说一个买IKEA的理由,应该就是这里的产品绝对的环保吧。这样一个用料简单,设计简捷的家具企业,之所以在中国被捧上天,无非是那些国内企业自作自受,IKEA只不过是在所有中国企业都在用胶合板材的时候坚持使用实心榉木,在所有中国企业都在使用硝基漆的时候坚持使用水基涂料。抛开我自己比较偏爱简捷的家裝风格之外,就这一点,就可以让我坚决支持IKEA了。毕竟,家是用来住的,没有人愿意为了剩几个小钱而让自己的孩子得个白血病或是让自己的太太流产,对吧?国内的家具企业真的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了,自己用一堆烂东西打价格战,哭喊利润太低,却不看看人家IKEA,既有客源,又有丰厚利润。 重新回到自己身上。昨天忙到夜里两点,今天早晨还是早早起来,把一些收尾的工作做完,然后奔到学校去。 在学校门口的天桥上,看到我们的新主楼的脚手架已经拆得差不多了,新楼马上就要竣工了,想想自己在学校呆了四年,马上就要离开,不禁有些小小的感慨。 但真正让我感到触动的,是过去的这半年时间以来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看看现在这个正在享受简单忙碌生活的自己,已经很难想象自己当初吊儿郎当的样子。欣慰于自己的变化,自然也想起那些给予自己前进的动力的人,与事。 我不是很话多的人,一如我其实很喜欢电话聊天时两端只剩呼吸的沉默,更多的时候,我喜欢这样写,这样用指尖记录自己的心境。这可以让我自己了解自己更多,也帮我更确定那些心底的念头。
									
						Posted in 心情					
					
												Leave a comment
							
		New Shirt Sponsorship for Man Utd
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美国国际集团 全球顶尖的金融投资及保险巨头 四年5650万英镑,合一年1412万英镑,是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赞助合同,远远超过切尔西的每年一千万。 美国国际集团,在中国最为人熟知的,估计也就是友邦保险了吧~ 不过说实话,这胸前广告真的不是很好看,至少老外不理解中国人“棺材盒”的意思吧…… For more information, By Official, http://www.manutd.com/news/fullstory.sps?iNewsid=319660&itype=466&icategoryid=119 Times Online, http://www.timesonline.co.uk/article/0,,4-2121821,00.html In Chinese, by Sina.com, http://sports.sina.com.cn/g/2006-04-06/22452146299.shtml
									
						Posted in Red Devils					
					
												Leave a comment
							
		First Rain of The Year
我坐在书房里,完面的天阴沉沉的,刚才有一阵甚至宛如一口灰锅倒扣下来一般。 雨点淅淅沥沥的,敲打着窗外的空调,站在床边,只看见白色的空调外壳上,是斑斑的黄土的痕迹,沥沥拉拉的雨点只是重重的砸在上面,并不冲净,反倒混杂在一起。 无论如何,这都是这个春天北京的第一场雨,断断续续,看着楼下的灰方砖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总还是感觉很好,就像看着楼下盛开的玉兰,和各种叫不出名堂的绽放在树梢的花朵——令人宁静。 学校的宿舍在六层,阳台外面就是一排的大杨树,这几天,看着他们先是挂出毛毛虫一般的杨树花,再忽而一夜之间展出新绿,一年又一年,生命是多么的奇妙而美好。 ※※※※※※※※※※※※※※※※※※※※※※※※※※※※※※ 早上十点才懒洋洋的爬起来,这是很长时间以来第一次这么舒服的睡懒觉,可以一天都懒洋洋的待在家里。 还有十五天就要过生日了,上周去奶奶家,奶奶还问我有什么打算,嗨,都二十二了,还有什么生日可过啊,早就过了那个岁数了。 哥哥周一从美国回来,据说这回要待到七月份,nice,不过昨天就跑回苏州去了,忙人啊~ 我一个人在家,今后这一周的工作,应该是需要把上个月实验时的所有视频资料整理一下,截取图像出来,开始准备论文了,压力测量的数据结果非常非常的不理想,现在也要考虑一下应该怎样处理才能使这堆宛如心电图一般的数据能体现出来测量的目的和意义——都是头疼的活儿啊~ however,总算是能轻松一点了,所以一切都好~ 南航的MD据说马上就要卖掉了,可我还没有坐过~~~ 原来南航北京出港的有哈尔滨和沈阳吧,大连很早以前也有,可现在全都替换成A320了,无语,似乎可有的选择之声下北京——三亚这一条航线了,其实本来也没什么问题,去三亚也很好啊,不过昨天和超侧卫交流了一下,据说三亚这时候已经比较热了,而且下个月会更热 哎~无语,不知道怎么办了,本来想着五一之后应该很闲,想出去转转呢~ PS,前两天有同学问我干吗要去三亚,我想了半天,觉得我可能还是主要想去坐坐麦道的飞机… 汗…很奇怪吗? ◎◎◎◎◎◎◎◎◎◎◎◎◎◎◎◎◎◎◎◎◎◎◎ 好久没去拍飞机了…
									
						Posted in 心情					
					
												Leave a comment
							
		Happy Week To Be An Engineer
上周末还在说自己闲的都快长毛了,转眼之间就忙得像孙子一样,明天下午还要接着回实验室继续~ 实验进行的很顺利,昨天下午三点开始实测,到晚上九点,已经完成了三组电极的测试,每两度一组,从0度一直到20度,然后再加上25度和30度。分别开启和关闭电极。 之前的准备工作应该才是最辛苦的,翼面表面埋设了三十个压力管,每个都要传上塑料压力导管,然后还要对其进行气密性的测试,所谓的压力导管,其实就是医用导管,直径可能是一点五分的吧,我感觉其实就是导尿管…呵呵,不过这东西对于流体力学实验实在是太平常了,大家都会用到~ 三十个管子,接得我手指直发麻,那时最痛苦的一天了,从上午九点,一直接到晚上五点~不过想想那些做整机实验的同学,他们一接就是几百根,实在是太horrible了~呵呵,据说CBC同学寒假之前就接了三百根… 周四我们进入风洞,开始设备安装,将风洞里的测力天平卸下,然后将我们的模型装上~接驳高压电源,安装生成油烟用的钢丝,这里我们遇到一些问题,在40V的电压下,钢丝很容易就烧断了,我们将压力降到20V左右,还是一会儿就烧断,无法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每次5~8秒,寿命十五次左右的要求,想了很久也不知原因所在,后来去水洞那边再去找钢丝,正好遇到流体所的一个老教授,讨论的时候我意识到,钢丝的两端被安装在了风洞流场的外面,没有风流过,因此似乎没有办法及时降温。等我取了钢丝回到风洞,老教授跟我说应该就是我所说的原因,呵呵~good job,bill,留下个好印象,他可是我们毕设评审小组里的,当天开题答辩的时候他就对我有印象,觉得表现不错,现在再加几分,呵呵,只是我居然不知道他姓什么…>_<…不过这也不怪我啊…我入学的时候他就退休了…重新安置了钢丝支架,将两端收进风洞流场之后,问题迎刃而解,nice! 晚上关上灯,我们开启了电源,电压加到4.5kV,可以看到电极发出蓝色的辉光,还有刺耳的交流电的声音,其它地方也没有发生我们担心的高压击穿问题,很好,一切都很顺利啊~开心~ 周五上午接上DV,电脑,我从家里拿来了自己的828还有T9,到了实验室一看,汗…828里面没插CF卡…幸好带了MS duo的转接卡,把T9里的duo转成标准MS然后插在828里面~T9只能靠本机的58mb内存了。上午进行了测试实验,一切都很好,把DV聚焦模式变为手动,然后接驳电脑采集视频,okay~下午就可以开工了。 从下午三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快十点,我们进行了W10D2,W1D-1,W10D1三组电极的测试,采集了每组26个视频片段,每段大约十秒钟,总计600MB左右,刚才回到实验室,用ipod给copy回家,呵呵,我的宝贝心血成果啊~ ============================ 选择流体力学作为自己的专业,上了那么多的课,看了那么多的文献,了解了那么多的流动控制的手段,这还是我第一次自己亲手接触实践最尖端的流动控制技术。 等离子流动控制,作为近几年兴起的electrohydrodynamics(EHD,电子流体动力学)以及magnetohydrodynamic(MHD,磁流体动力学)的一个领先的流动控制手段,是最近两年来最有前途的流动控制手段之一。 UTK的Prof. Roth在这项技术上拥有专利OAUGDP,而现在,对于已进行的三组电极的实验已经可以表明,我们自己,也通过不同的电极形式,掌握了这项领先的流动控制技术,而且是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 有个师兄看了看几段视频,指着我说,呵呵,不错啊,这小子已经可以毕业了。呵呵,对于我的本科毕设来说,这些都已经sufficient了。 我只是突然想起,那个关于我像不像一个engineer的话题。 前两天李萌去考会计证,她发短信过来说她去考我梦寐以求的会计证。呵呵,exactly,accoutant,对我很有诱惑力啊~ 只是,这两天在D1风洞,终于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尽管只是暂时的,但我毕竟拿着这个风洞的钥匙啊~这种感觉,怪怪的,又难以言表。 夜色渐沉的九点,我站在风洞旁边,看着灰白色的油烟掠过翼面,在尾迹里化为旋涡,然后消失在风洞的扩压段里,忙碌了一天,却不觉得疲倦,我兴奋的给Neo打电话,把他叫到实验室来,给他展示我忙碌一天的成果。 我感到自己何其的幸运,拥有这样一个领自己兴奋无比的毕设题目,看着别的同学整天在宿舍里打魔兽,无所事事,或是那些得到一个老旧题目,重复着老外十年前的工作的项目,既没有挑战性,也没有压力。 在实验室里忙碌的日子让我感到无比的充实——尤其是在不如意,而又酸涩的一周之后,能让我集中精力,在这薄薄的模型上面。 王晋军老师下午来到实验室,看了看视频片段,表示很满意,他说他明年上半年也会去帝国理工访问,航空系的Prof. Morrison是他的伙伴,yes, I knew him, Head of research group of Turbulence and flew control.流动控制领域的牛人。王老师也是牛人,而且对我很好很好,在知道我要去英国之后,在他的《湍流基础》上给了我95分的高分,在我最开始的毕设分配方案不尽人意的时候接收了我来做我的毕设指导老师,并且给了我这个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题目。他说他很高兴,也希望明年能在IC见到我。 而我,却有些怅然若失,CATIC的工作的事情马上就可以定下来了,现在似乎只是等着最终是哪个部门,尽管我回了IC以及Manchester的offer,但似乎我最终可能还是要去CATIC了吧。 我有些茫然,我如此执着的追求着进入商业,进入市场领域,这是否真的是我的destination呢,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对于自己的意愿的一厢情愿的追逐。 在黑暗的风洞,明黄色的电影灯,昏沉的风声,以及嘶叫着的交流电,我体会到成功的强烈喜悦,我想,那是多大的订单也换不来的感觉吧。 其实我确实是很倔强的人,我永远执着的追求着我梦想的一切。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心情					
					
												Leave a comment
							
		最近我忙吗?
呵呵,刚才Lucy问我忙不忙,我才想起来,我闲的快长毛了。。。 流体所的1号风洞D1由于原先的流场品质不甚理想需要改造,需要将涡轮重新改装,初步的交工时间是三月底吧,可是不巧上周试验的结果是还是不行,结果。。。就是工期拖延。。。 于是可能要等到四月初才可以去吹风了吧? 不巧我的进度太理想了,文献看完了,翻译也做完了,于是百无聊赖,周一再去找些AIAA的paper看看吧,不然真的要发霉了。。。 同情一下Lucy,我们的材料系的女生。。。他们的四号楼在我印象里几乎是没有普通教室的。。。我想可能是因为那里充满毒气,根本不是上自习的地方。。。同情again。。。 to白晨,哈哈!你终于还是把jack&jones退掉了,咔咔!我说了不合适了吧!哈哈,我说的能错吗?!
									
						Posted in 搪瓷茶缸					
					
												8 Comments
							
		No more DC, but DSLR
冲动是魔鬼~ 昨天去海龙,给新买的T9买记忆棒,柜面的人一通的忽悠,说什么512MB的要270,1G的只要390,当然要买1G的啦,如此云云云云,结果我脑袋一热,就把钱掏出来了,他把钱拿走的那一刻,我就后悔了,1G的卡,哎,T9 6百万像素,一张照片大概也就2.5MB大小,他那块电池根本撑不到把1G的卡装满肯定就耗光了,别说1G的了,就算是512MB的,估计都等不到装满就没电了,而且记忆棒的读取速度又明显不如CF卡,放在我的828里也没什么意义,哎,真是,又乱花钱… 嗯~上周日,大采购,乱七八糟买了一堆的东西,有两件还算可以,上面提到了一个,T9,还有,就是买了飞利浦的DVD录像机,呵呵,家里的老的日立的VHS已经很久没有用过了,录像机这东西,虽说爸爸总说一定要有一个,不过也确实觉得并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不过DVD录像机,嗯,还好吧,至少画质不会像VHS的那样,每放一次必然会有损失,而且成本也不错,DVD-R的盘2.9一张,相当reasonable,试着录了两段,一切都还好,只是每次结束上一段,结束时的记录过程比较长,大概要一分钟左右,如果有两段相连的节目需要录制,肯定急死了,一个解决的办法是买那种内置硬盘的DVD录像机,不过多了一个80G的硬盘,价钱居然要多2200左右,实在是晕死,在海龙,80G的硬盘也就几百。另外,在捕捉电视频道的时候的操作方式也非常的繁琐,是拾取一个频道,然后选择插入位置,就这样,光是把CCTV的十五个频道排好顺序就把我累死了,之后还有北京台的十个,若干卫视…结果到现在我也每完全搞定… 说说T9吧,家里的第五台数码相机,很有可能成为最后一个消费级的机器了~ 其实本来想在CANON的IXUS60和T9之间选一个,因为现在我越来越倾向于C家的机器了,呵呵,可惜去买的地方没有IXUS60,而因为一些!#×◎%!※¥%的原因,又只能在那个地方买,所以就T9吧,当场试了试光学防抖,感觉还可以,但是没有广告标榜的那样出色,想想也肯定了,广告里做的太夸张了,要是那样都能不糊,那CCD上的那个陀螺仪的尺寸得有多大啊…回到家之后,自习玩了玩,顿时就没有兴趣了,需要防抖的时候,自然是光线不理想的时候,这时候需要光圈尽量放大,快门也就减缓,以保证CCD接收到足够的光线,但是卡片机的防抖陀螺受抖动幅度的限制,只能通过提高感光度的方式控制不要让快门变得太缓慢,我的体会是,这一水平大概在1/5快门以上,也就是说,对于1/5一下的快门,防抖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由于一贯的SONY对于噪点控制的不足,当然这也是所有消费级相机的通病了,CCD尺寸小嘛~在ISO320的水平下,括成原始尺寸的相片几乎没法看,反正我是觉得没法看,用PS修了修,发现很难修好,这样的照片估计也就是大家平时出去K歌的时候随便记录点什么吧,根本配不上拍摄这两个字了~ 感觉T系列对于女生还是比较好的,本身女生端相机就不容易端稳,防抖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弥补这一点,对于我和爸爸来说,真是算半个鸡肋了,因为我们的手本来就不抖。其实掌握好持握相机的手形真的是很重要的,设备都是其次的,自己要会用,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T系列最让我满意的地方就是那个“放大镜”功能了,其实也就是超微焦,这个是潜望镜镜头最大的优势了,因为本身镜头直径比较小,相对于光的通道长度来说,这个尺寸就更小了,因此可以做到很好的超微焦,配合光圈之后的表现也是很不错的。 Alan跟我说要买SONY的R1,看了看还是不错的,1/4胶片尺寸的CMOS应该是非常不错的硬件基础,但是那个镜头,是和我的828一样的,锐度不够,拍出来的照片经常很软,而且层次的表现也不是非常理想。 当然,你也可以说我总是去拍飞机,这种素材实在是太特殊了。确实,828对于静态、风景、人物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最小光圈也可以达到2.2,中焦的人物写实确实表现不错~ 不过however,我还是不会再买DC了,以后的目标就是DSLR了,Alan说一个相机不到一万,配几个镜头反倒好几万,实在是不理智。其实怎么说呢?DSLR的机身的更新周期应该是很长的了吧,我有个同学,CANON的EOS5,胶片机,现在还在用,这种东西,用上手了,也不是可以轻易换掉的了。 20D是个不错的选择,有人推荐我去买NIKON的,不过从小,包括爸爸,都没用过N家的机器,D70是很好,不过可能还是更倾向于20D吧。 呵呵,这个就是目标了,发现现在想买的东西好多,而且都好贵…冲动是魔鬼啊…
									
						Posted in 搪瓷茶缸					
					
												15 Comments
							
		Genuis flying Schumi has back!
Having got his 65st pole position in Bahrain, Michael Schumacher equalled the late Ayrton Senna’s record for pole positions! Congratulation to one of the greatest F1 racer in the world! And also congratulate to new coming Felipe Massa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体育					
					
												6 Comments
							
		我活过来了!
嗯~死了一个星期,终于活过来了~ 论文翻译的不错,这两点借了两本电动力学自学看看。 今天收到IC的offer,还有一周过期,明天给他传真回去确认了。 还有man的更新手册,不错不错,尽管里面不少图片都是老的。 CATIC工作的事情应该这周也能有些眉目,能不能行一周就定下来了吧,如果能去,应该是我最高兴的结果了。 so,还不能松懈,还要加油啊~
									
						Posted in BT					
					
												7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