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图书

又是何伟,和他的中国故事

This gallery contains 1 photo.

很久没有更新blog了,msn关闭之后博客的流量也下降非常快,几乎没什么人来。只是时常写写东西,一直都是很愉悦的事情,尤其是若还要写的是书评,那么实在是不能再好了~ 《Country Driving: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from Farm to Factory》,Peter Hessler著,何伟,他最著名的一本书大概是他三部中国作品里的第一本——River Town: Two Years on the Yangtze. 2005版的Lonely Planet China将这本《水城》推荐给所有希望来中国旅游的同时了解中国背后故事的人们。Peter Hessler在中国做Peace Corp志愿者的时候开始了水城的写作,那些细腻的有关中国的故事几乎是我从没在任何其它地方相识过的。而River Town,也正式引领我走上读原版书的道路,尽管之前也偶尔涉及原文名著之类的,但River Town确实是我此后的几十本从没读过中文译本而直接开始的各类原文书的第一本。 Country Driving的故事伊始其实已经可以被称作是很久以前了…那是一个1美元还是8.2人民币的年代——2005年,而最后一章则结束在1美元7.5人民币的时候——2009年。他两次一路向西沿着长城走入中国的腹地,在北京时则时不时前去那个叫做三岔的小村庄住上一个周末或者一阵,书的最后一部分则是向南到达浙江,记录了一个偏远的镇子演变为开发区的路程。 也许他真的是在中国生活了那么久,这几乎是我所读过的描写中国最入木三分的西方作者,而Country Driving,同样以深刻但又不沉重的手法,描写了我生活,成长的国家所经历的发展与演变。更令人愉悦的,他的视角时那样的独特,那依托于方向盘和后视镜还有地图册的脉络,将完全不相干的长城,三岔以及浙江的开发区穿连起来。 开车9年了,好几个国家跑了很远的路,有些文明规矩,有些野蛮无序,相比起来中国算是一般般,书中,一切都生动的仿佛如亲身经历一般,也常常引得我对着文字独自傻笑。但更多的文字,则生动的描绘着这个极速变革中的中国所经历的发展,彷徨,与迷茫。那些我们感觉习以为常,或者说已经麻木而熟视无睹的场景,当被重新以一个外部的视角展示给我们的时候,仍然还是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冲击与深思,这个国家的发展,这个民族的文化,这个文明的传承,究竟要走向何方。 最后,这本书是在kindle上完成的,去年买了kindle之后,我本着实物书籍收藏癖的原则几次同时买了印刷书和kindle版,然后两者结合的看完了几本,但这本country driving是第一本完全在Kindle DX上完成的。时间跨度稍微长了一些,从去年圣诞节开始到现在,当然这期间不止这一本书。其实这也是我在kindle上完成这本书的原因之一,当时在机场等着登机,结果刚好sample看完了,也就直接点了购买,9.99美元其实比paperback还贵80美分…但当时只有hardcover,paperback是今年2月才上市的。最后就是我还是买了一本印刷的,不过是德文,Über Land: Begegnungen im neuen China,看什么时候能啃完~ 最后放上购买链接,请购买正版出版物,谢谢大家: 英文版:Amazon … Continue reading

More Galleries | Leave a comment

回望动荡年代——A Truly Masterpiece of Alan Greenspan

Alan Greenspan, The Age of Turbulence, Adventures in A New World. 这是格林斯潘他老人家美联储卸任后的自传,封面上不同的颜色写了如上三段,我也不知道这书名字该怎么排列,干脆都放在这里好了。 一部531页的自传,这是我读过的最厚的一本原版作品,也一支我之前从来没有涉猎过的类别——其实我并不十分喜欢自传类的作品,这类作品长久以来在我脑海里都是以类似大卫贝克汉姆,女克林顿,或者其它云云的,以曝些不为人知的吸气故事或隐私为卖点,博得销量上的出色业绩以便带来丰富的个人收入,其中尤以那些由他人捉刀代书的自传为最——我其实还是很尊敬贝克汉姆的,不过实在还是提不起兴趣读他的自传。 书本是2007年年底就买了,那年10月底回国自香港转机时在海港城Page One书店有看到这本自传的繁体译本,考究的精装本,右翻竖版很有特点,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在amazon上买英文版。无奈那时终究没有耐心将这么厚的一本书翻完,以至屡次草草过完Introduction就又摆回书架…2008年中开始常驻,翻了至今翻了十本有余的小说以及技术类作品,这本书仍然稳稳摆放在未读的那一组里面。转眼2010年春天,回国曙光乍现,我突然发现我把那些轻的、简装的都读完了,唯独留下这本最厚最重的实在说不过去,当时发现2月底也许可以回国一趟,于是立志一个月解决这本自传,争取回国的时候连带着过去半年的几本书一同带回去减轻撤退重量。这本书大概自1月15日开始开工,2月22日翻完,当然最终2月也没有回成国,after all,读完了一本事后看来非常值得的书,2月也还是有收获的。 格老这本自传一共25个chapters,他在书的Introduction里面提示他将书分为两个部分,The first half is his effort to retrace the arc of his learning curve, and the second half is a more objective effort to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图书 | 2 Comments

Suite Française

<Suite Française>, by Irène Némirovsky. 2009年读的两本关于WWII的小说,都是Vintage出版的,另外的一本是<The Reader>,一篇关于WWII的曾经是如何影响着战后的德国人的故事,这一本则描绘了进行中的WWII. 小说其实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编辑在两个Chapter之后收录了Irène自己的日记,以及她本人、亲属同出版业同行的信件往来,时间跨度由开战前一直持续到战后,当然,那是她本人以及她先生都已在奥斯维辛中被杀害。 第一个Chapter Storm in June是我今年读过的最精彩的文字,四组人物先后登场,the Péricands,Gabriel Corte,Charles Langelet,Maurice and Jeanne Michaud,每组人物在专属的章节中轮流出现,在时间轴上其实并不严格,但是方向清晰,类似于现时影视的闪回手法。也许我涉猎有限,不过的确感觉在六十年前,Irène这样的描绘手法和对时间轴的把握真的是很独特,新颖与超前。 每组人物在逃离即将被德军入侵的巴黎时的内心世界在这个chapter中被描绘的淋漓尽致。伪善的,理想的,功利的,善良的,世间百态尽显无遗。每个章节的情景都撼动着人心。小说封面站在人群中相互依偎的,就是Maurice and Jeanne Michaud. 在Storm in June的结尾,Irène已经不打算为所有角色留下位置,一些人已经面临宿命,另一些人物,如Sabarie family,下一chapter Dolce的重要角色,则被引见进来。 Dolce则不在如上一六月风暴这一chapter一般辗转,而集中围绕Lucile Angellier和Bruno von Falk,德占区的法国姑娘和一位德国军官,两个人物展开。 这段描写必然是不寻常的,尤其以我,也许是典型的受中国传统教育观点影响,的立场出发来看。尽管Irène在文章伊始就不断的进行暗示和铺垫,但是直到真正以文字揭示出二者的关系后,我才能真正相信她是要以如此的方向继续描绘人物。 Dolce这样的内容实在是给予了我很大的震撼,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占领区的民众与占领军的关系会有怎样的alternative,更不必像这样的描述会出自一位占领区作家。但朴实的描述又是那样的生动和真实,毫无任何的扭捏与矫揉造作。 After all, Suite Française确实是一部刻画人物的精彩作品,人性的每一面都借由人物展露于读者面前,真实的甚至令人心酸和失落。除此以外,这部小说终归是以战争为大背景的作品,如果说所有文字都叙述了一个事实的话,那就是,War is Hell.. ============================== 编辑在小说的最后收录了Irène Némirovsky一些日记以及她对于小说的一些构想,此外还有Irène以及她丈夫同出版商之间的一些书信往来,这些书信大部分都是有关Irène在因为其犹太身份被捕后为营救她而做的努力的。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图书 | Leave a comment

The Reader

这是一个人人都行色匆匆的年代,当每个人都脚步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压力的积聚以及周遭行人带动的愈加快速的时候,一些我们长久以来所珍惜和怀念的生活片段,也在这匆匆的步履中渐渐模糊。   摩挲着精良的印刷品本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在工作之余全心投入到描绘中去,要比如快餐一样的电影的感觉好很多吧。The Reader就是这样扣动心扉的深刻作品。最终读完这部作品,是以一个非常奇怪的顺序进行的,08年初买了小说却没有看,09年有了电影却看不了,当电影的热潮逐渐褪去,当Kate Winslet获誉而归后若干个月以后,终于静下心来细致的品位了文字的魅力。     我当然不是科班出身,其实不该在这里对文学这个字眼评头论足,但多少也读了很多原文作品(当然The Reader其实算不上原文…),所谓的风格问题还是能够略评一二,欧洲的文学同北美的文学相较而言,还是走在前面的。当然这里的前面若要界定起来必然非常晦涩,但是若以现代风格论述,显然欧洲人,尤其是欧洲大陆的作品要更丰富一些。The Catcher In The Rye在美国文学界引起的轰动在于他以那样粗鄙的文字生动描绘了那个时代里一部分有典型风格的青年人的生活,没有用粗俗这个词自然是因为《麦田守望者》完全不是一篇庸俗的文字堆砌,相反 J. D. Salinger只是利用了一种在当时的年代非常超现实的手法描绘了一个现实的题材。这也是我对于电影来说也非常钟爱于现实主义题材,以及超现实手法的现实题材的原因。The Reader本身引起并串联情节的要素在我逐渐进入作品的初期也让我非常震惊,我完全没看过《朗读者》这部电影,虽然也听说了Kate Winslet在剧中有震撼演出,但是坦率说我实在没想到作者在文字中会以那样一种方式来进行深刻、现实的描绘——几乎是一种直白的写实的不加修饰的手法。   当然最初章节里那些赤裸的描述只是非常有限的部分,随着故事的展开,描写被重新引领回到第一人称的朴实轨道上。我之所以非常迷恋第一人称的作品,在于那其中无比深邃的魅力。虽名为The Reader,给我的感觉却宛如一个人在耳边murmur他心底最深处的故事一般。读书确实宛如恋爱一般,在并不深刻了解的情况下拿来一本书,心情随着情节一起跌宕起伏,若真是一部精彩的文字,则会爱上这部小说。而第一人称,就总会让我有这种沉浸其中的愿望,置身情节之中,仿佛我就是作者,作者就是主人公,我也是主人公。   The Reader本身关注的是德国民族在当代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如何对待过去。Holocaust的真实性现在已无须质疑,但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在于,在那个年代,Holocaust是一个自上而下被彻底执行的国家行为,这意味着德国所有的国家机器都被卷入其中,无一幸免。后人的检讨并不是需要为前人甚至仍然在世的罪人开罪,但是德国之外的人们可能很难理解他们本身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如同作者所传达的观点——正因那是那样好大的运动,所有人都被卷入其中,或主动,或被动,但战后的清算必然不能进行到所有人头上,一些人重新回到公职岗位,一些人压抑的生活着,而战后的第二代德国人,在面对Holocause的惊悚,和面对自己的并不彻底无辜的父辈中,是理性的批判,和感性的迷茫。作品本身是一种德国民族性格中短于自我表彰而长于指出问题的审慎悲观的生动表达。   其实德国人面对的问题不只是他们自己才有的问题,在柬埔寨,在土耳其,包括在卢旺达,都曾有自上而下的机器将真正一代人席卷其中,在柬埔寨,清算进行的尤其缓慢,由于现政权的姑息和回避,红色高棉时期的多数中高级官员,现在都过着低调的平静的生活,受佛教以及印度教影响极深的柬埔寨人民,也保持了审慎的宽容态度,但是整个民族仍然被这样的裂痕所伤害着——一些手上曾经沾满鲜血的人,现在却仍然平静的生活着,而整个民族确需为他们当时的罪而久久无法走出阴影。略微的不同是,柬埔寨是对自己人犯了罪,是一种autogenocide,而德国人是对犹太人。   The Reader作为一部拷问心灵,关注具有历史渊源的现实社会问题的作品,无疑是非常出色的。在我看来,现实问题多是无解的,只有多年之后,由后人回首,方可判别某一答案,相较于其它答案,可以更理想一些。The Reader就是这样极佳的现实题材作品——他引领你进入一个复杂的境地,交织了理智、感情、自我批判以及放眼未来,留给读者的,是深刻的思考,设身处地的假设,以及结合自身的反省。   除此以外,那就是一种警示——以后人的境遇所给予前人的警示——放之当今,即告戒世人不要给后人带上沉重的枷锁和心灵的负担。这是一个Nationalism和Ideology盛行的年代,我们应当永远铭记,Extremism以及Violence不能解决任何问题。Never ever.

Posted in 图书 | Leave a comment

At the Frontier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其实是我去年三月从Amazon.com上买的,当时只是为了凑数,保证加上运费不亏,那时我的重点其实是在How to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t Read…   从我个人的喜好来说,我其实不偏爱<A Thousand Splendid Suns>这样的第三人称的小说,我偏爱的是那些朴实的第一人称的,不繁冗的,能带领我内心走进情节的小说,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所以这也就不奇怪,<A Thousand Splendid Suns>被我简单翻了翻之后,就一直摆在书架上——国内的书架上,在老巴的书架上——直到最近。   要从哪里开始谈起呢?是要从<The Kite Runner>吧。这本Hosseini的第一部小说其实也是很早就被翻译成了中文,大约是两年前的事了吧,但是我却一直没买来,拿在手里时,已经是去年的6月,我刚刚来常驻的时候,第一次和阳阳去Saeed Book Bank,那种再生纸的书一直是我觉得很有feel和阅读欲的类型。     <The Kite Runner>的前面的章节读得让我昏昏欲睡,其实并不是非常好的感觉。记得那时刚刚来常驻,见到这个国家的人,体会着这个宗教,感受着这片大地上的风土——其实就是<The Kite Runner>里前半部分文字最真实的反映——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宗教,习俗,巴基斯坦也许曾经较为开放,尽管目前趋向保守化,但是总体来说,我感到会和阿富汗无比的相似——人们面对问题时如鸵鸟一般,把头插进土里,然后认为没有问题;他们认为他们的许多许多,该用什么词表述呢?许多习俗、文化、制度和传统,都是完美无瑕的;富人们觉得居高临下俯视一切,却同时以各种琐碎的方式标榜着自己的慈善;穷人们则一边安于现状的祷告,一边又不虔心的咒骂着不公的现实。某种程度上,我觉得他们就像是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大学四年都在失败中渡过——成绩并不差,但是他总在竭力标榜着他与见多识广的同学们是一类人,但却总在现实生活中落在后面,他竭力的想挤进另外一个圈子,但是只留下一个傻逼的印象——他不断的吹嘘,不断的装扮,却仍无法脱掉他本质上浅薄而拙劣的外衣。   所以,其实在<The Kite Runner>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几乎打算放弃,我感到作者就像我身边千千万万个不思进取而又做着白日梦的老巴是一样的——在他的笔下,Amir生活在那样美好的环境中,他在Kabul的家,仿佛与新泽西的别墅没有任何区别,他的生活,如同伦敦巴黎,或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大都会一样光鲜。不,不是的。我也许妥协Amir的家庭在阿富汗绝对是富贵人家,but so what?在伊斯兰堡所见,这些富贵人家,无非也是传统封建财富的现实延伸而已,没有与现代社会相称的职业,没有现代的哲学精神,没有现代的生活方式,空虚,腐朽,和放荡——yes, it’s profligacy.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图书 | Leave a comment

读后感-The World Is Flat

刚过完春节之后看Claire列的新年计划就说我也要有新年新气象,要把带到老巴的书都看完,为了鞭策自己,就写写读书的笔记,免得没有监督就又荒废了。 The World Is Flat,正文560多页,国内也有中文版的,这本是2006年买的,第二版,作者在第一版后对前面的章节做了一些编辑,后面又加了两章,他书里说第一版出版后他花时间继续完成了没有时间完成的构思,不过我还是觉得,美国人这种第一版、第二版、第n版的出版方式仅仅是为了增加销售而已… 一开始的第一章,How the World Became Flat,作者用了50页来闷骚,完全是无病呻吟杞人忧天那样的口吻,而且给人以美国人真是高瞻远瞩,忧国忧民忧地球的感觉,期间以印度和中国做例子,讲到中国的时候,还提到了中国是outsource的重要目的地之一,这里的廉价劳动力可以让美国人专心于金融等服务业产品的开发,让美国人过上更好的生活,真讽刺,不知道作者最近手头紧不紧啊… 同一章节里列举了推动全球化的十个动力,头两个柏林墙和9/11完全是政治化的topic,后面八个还挺有道理。这一章就占到了半本书,是最重要的一章了。 下一章讲美国人和全球化,探讨的一些福利、税收、公共开支、教育等问题在我这样一个外人看来还是挺有道理的,很多问题是中国在发展中也会遇到的,一些也是英国在战后没有做到,导致目前在前沿科学上跟美国存在一定差距的因素。所提到的危机观是很中肯的,如果美国人都认真考虑了这个危机观,那么这个国家的前途真的是令人生畏,不过不用担心的是我想大部分美国人都不愿change到作者希望的那种标准。 然后是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化,这里探讨了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看上去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表面上显示也很有竞争力,一些国家甚至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为什么仍旧输给印度、中国或者巴西?作者的讨论很明显的趋向于当民主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时候,民主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至少我认为作者的表达可以被读者这样理解,但是他也没有明说。 下面是公司与全球化,这里作者就开始变成crusader了。觉得美国的公司太伟大了,不仅输出了优秀的产品,还能作为传播先进文化与政治体制的载体,不明白他要是这么说,这一章应该和上一张不要接着,不然这不是自己抽自己嘴巴嘛… 地缘政治与全球化里面的dell理论以及最后一章是第二版新加的,所谓的dell理论,就是说全世界任何两个有dell全球供应商个国家都不会打仗,因为她们负担不起破坏全球化而导致的投资抽逃,信心丧失等后果,完全是上一章的扩大而已,最后的柏林墙vs9/11实在也没什么新意,美国人热衷于做crusader的性格表露无疑。 however, being a Chinese, I still think this book is worth read though. 长久以来,因为一些历史上的问题,我们往往对印度的看法都会不自觉的加入一些negative的因素,但是这本书其实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最大的主角。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和印度走了不同的道路,我们选择了制造业——极大缓解了失业率、贫困人口以及城市化、外汇储备的问题,但是也带来了污染、资源紧张、地区发展不平衡、出口依赖型经济等等问题,印度人则选择了信息产业,与中国被outsource的都是人工不同,印度人被outsource的是他们年轻人的大脑和智力,看上去他们无法在班加罗尔、孟买等地创造两千万个就业岗位,但是这种导向,使得产业发展、教育以及高级人才的走向都会趋向于高学历、高水平。印度人也籍此更紧密的与美国的产业上层构筑了关系。表面上看,东亚地区由于制造加工业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看上去要更欣欣向荣,但是相较于印度来说,单位能源投入后的产出效率是较低的。同时我们进入全球化是从产业的最底层开始,而印度人虽然也是从信息产业的底层介入,但是其相对于整个工业、服务业体系来说,切入点是高于东亚地区的。而且由于信息产业的层次更加密集,印度人可以很耐心的不断发展并向上攀登,而仅仅加工衬衫、袜子和玩具的中国的产业升级则要困难的多。 民主问题是另一个贯穿始终的话题,作者在书中讲毛主义maoist与列宁、斯大林和希特勒并列在一起,但是事实上,我认为作者完全是故意忽略了这一点——在他将中国和墨西哥做对比时——墨西哥做为北美自由贸易区和美国相邻的国家,近十年来,在对美贸易上逐渐失势于中国,作者提到一点就是墨西哥在实践了十余年的民主后,再也无法做出长期的、高瞻远瞩的发展规划——因为执政党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哪一方都不能牺牲,而照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显然是基本不存在的,这也造成了墨西哥多年来在内耗中停滞不前,落后于中国。作者在文中将中国比作有这宽阔马路和漂亮商店的镇子,从来不停电,但是街上匆匆行走的人们横穿马路,而印度则是街道破旧不堪,时常停电,基础设施很差,但是人们遵纪守法,共同点是两国人民都变得越来越富有。印度由于有一个民主诉求的通道,所以下层人民尽管生活贫困,一些人甚至绝对贫困,但他们却很安于现状,中国看上去压抑了一些声音,但是一个强力的政府在平衡或者说暂时牺牲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后,稳步推进着中国的持续发展。就体制而言,我显然觉得中国的模式要更理想一些。对大多数中产之下的人们来说,这是一道选择题,是要贫穷的民主呢?还是要温饱的专政?我想对我来说我还是会选择后者的。 还有前几年常常提起的文理科问题,有人曾说中国大部分学生都去学理,但是只有学文的人多了,才能促进服务业、金融贸易等的创新和发展。但事实上,目前的金融危机充分表明了,只有理学、工程的发展,才能创造真正的财富,金融衍生产品无论如何发展,也无法拜托虚拟经济创造的终究是虚拟财富的结局。当我们看到美国人光鲜的生活时,不能忽视的是,正是他们多年以来持续不断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投资,为其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发展的动力。布什政府的任期内,美国对于自然科学的经费投入不升反降,美国的学界忧心忡忡。书中对于中国和印度每年大量的理工科毕业生资源的羡慕感觉溢于言表,做为中国本身,我们断然不能放弃这种优势。即使目前我们的基础科学研究还无法通西方媲美,但是经过持续不断的积累,终有一天是可以同台竞技的。 最后就又提到英语。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人总有一天需要正视印度的挑战,这个南亚雄心勃勃的国家,做为亚洲发展最快的英语国家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在中国大学生学了十年英语考不过四级,还渲染英语无用论的时候,很多人都该想想我们为什么拿不到美国人的软件外包、服务外包?就是英语。不会说英语,我们就不能替dell、hp、delta、ua来接美国人的电话,而只能给他们缝内裤、织袜子,让资方白白取走附加值。在中国可以用自身文化深入影响世界之前,学好说好英语是中国人走向并参与世界的唯一出路。 ok,差不多了,这本就写这么多了,太多了也就cliche了。 ps,从去年10月开始不停的读,感觉阅读的状态越来越好了,速度也越来越快,很有点恢复高中大学水平的感觉,感觉很不错。

Posted in 图书 | 8 Comments

关于lonely planet的一点初步看法

躺在床上,大致的翻了翻,终于明白这本“China”为什么不准在大陆销售了。   其实要是我是新闻出版署的总长,我也不会同意这样一本书在中国销售。   可以理解了,我表示。   对于民族和宗教的问题,我认为西方人完全没有资格对中国指手画脚,我必须承认在某些权力的赋予和保障上,我们和北欧西欧的一些国家没有办法比,但是需要看到的是,   欧洲人崇尚的独立,崇尚的天赋人权的结果,就是他们总共还没有一个中国大的地方因为每个民族都要有自己的国家而搞得七零八落,导致现在甚至没有一个国家敢说能够拥有独立的防卫能力,而只能生活在美国的怜悯和庇护之下,这难道不是过犹不及的悲哀吗?你们欧洲人难道喜欢这样吗?   至于美国,美国民主吗?美国自由吗?哈哈~笑话死了,美国至少是这世界上白人统治的国家中最不民主和最不自由的国家,在我看来,他跟中国大陆半斤八两,差不了多少。   英国人不要一天到晚拿西藏说事情,他们有什么资格啊?一天到晚nb哄哄,牛到现在,海外领地遗失殆尽,所在弹丸岛国上孤芳自赏,一天到晚给山姆大叔拍马屁为生。别那我们的西藏说事儿。先把你们的北爱尔兰处理好再说!   至于出版lonely planet的澳大利亚来说,你们只是拜上帝所赐,将我们全北京的人口放在了一个跟巴西一样大的土地上,而自己好好看看,土著和白人的地位有的可比吗?刚才的一篇评论,我说到了丹麦,其实还忘了澳大利亚,口口声声将自己看成是自由民主和权力的Crusader,但实话说,你们的土著的生活状态,连美国的黑人和印第安人都不如!如果你们认为在新疆,汉人和穆斯林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人口比例不相称,那么我想知道,澳大利亚有做的如何?!   西方国家经常会拿一些无聊的意识形态的问题说事情,好,你们自己弄清了吗?弄清了的国家就像欧洲大陆那样是吗?四分五裂的,这就是你们想要的结果是吗?   你们在lp中也提到了,由于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西方的领导人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只能有所妥协,好的,就你们现在这样四分五裂的欧洲?只有2000万人口的澳大利亚?有本事你们也创造出全球最有活力的市场来啊!有本事你们也搞出发展最迅速的经济来啊!你们也搞潜射核潜艇啊!你们也搞载人航天啊!   如果你们弄不出来,就闭上你们的臭嘴,就别跟这儿瞎起屁!!!   妈的,我告诉你们,西藏、新疆、内蒙古,还有台湾!都是中国的!!!

Posted in 图书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