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chives
- February 2018
- December 2014
- December 2013
- September 2012
- December 2011
- August 2011
- May 2011
- April 2011
- March 2011
- February 2011
- January 2011
- Decem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October 2010
- September 2010
- August 2010
- July 2010
- March 2010
- February 2010
- January 2010
- Decem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August 2009
- July 2009
- June 2009
- May 2009
- April 2009
- March 2009
- February 2009
- January 2009
- Decem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September 2008
- August 2008
- July 2008
- June 2008
- May 2008
- April 2008
- March 2008
- February 2008
- January 2008
- Decem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August 2007
- July 2007
- May 2007
- April 2007
- March 2007
- February 2007
- January 2007
- Decem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September 2006
- August 2006
- July 2006
- June 2006
- May 2006
- April 2006
- March 2006
- February 2006
- January 2006
- December 2005
- November 2005
- October 2005
- September 2005
- August 2005
- June 2005
- April 2005
-
Meta
Author Archives: Flying Snail
一万个操字送给HTC Diamond!十万个操字送给windows mobile!
一万个操字送给HTC Diamond! 十万个操字送给windows mobile! 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8 Comments
停车辅助+小贝
最近在看一些买车的信息,留意到这个——Park Assist 现在的国产车还没有配备的,不过估计这两年之内马上就能装在一些车上面了。 从视频上来看,确实works,不过那些车位都好大啊!那么大的车位,还用得着停车辅助系统吗?!可这些系统一定都有一个安全冗余,想鼓楼东大街那样的环境,估计这些车都很难自动停进去… 可以预见到姑娘们估计会有很多喜欢这系统的,不过停车还是门手艺活,要勤加练习,关键时刻,还是要靠自己的。(人称施一把,衷心劝告啊~~~)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Y2NzQxODQ=.html (据说国内现在又看不了youtube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maZ9vBW5mw&feature=related =========================== 昨天晚上看冠军联赛,小贝来了~ C罗打入第三粒进球的时候,他在看台上兴奋的搓着手掌。电视里的主持人说,He is really a Manchester United boy… 我本身对他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当然我其实更不喜欢C罗,尽管C罗带来那么多进球,不过我一直觉得鲁尼才继承了曼联的传统。 小贝则是那一批球员的代表一员,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离开了曼联,一些人退役了,还有几位继续奋斗着,不过还可以在球场上看到他们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 贝克汉姆究竟是因为偶然的以外,还是不再符合曼联发展的战术需要而离开,这在现在都不重要,但是可以看到的,他真的是曼联的孩子… 前年曼联和欧洲明星队打义赛,小贝因伤没有参赛,不过那是他第一次正式回到老特拉福德,当着全场球迷的面,说了迟到的感谢,其实我一直觉得,受伤只是托词,他真正的想法——他觉得老特拉福德的客队更衣室,不是他应该进去的地方… 大部分时候,我都不是球星的球迷,不过昨晚看到他兴奋的样子,我难得的觉得很酸楚… 希望他有一天可以回来穿着曼联球衣再踢球,哪怕是退役的告别赛,也可以的,并不为球迷,我觉得那是他自己的心愿…
Posted in 搪瓷茶缸
Leave a comment
后天就不用做饭啦!
我和阳阳相依为命的这一个月,大概明天就要结束了… 期间我们做了无数会的咖喱牛肉,我包了馄饨,我们俩炒了油菜,包菜,买过66号,我还吃过恒昌,不过还好我们只吃了一次麦当劳,只吃了一次必胜客,没吃过肯德基,还好了… 我发现我无以复加的败给了阳阳,主要是在动脑子方面——我看着冰箱里的东西实在烂的想该做些什么,而阳阳同学就可以很有架势的烧个菜粥出来,里面还有火腿、鸡丝,不记得是不是有枸杞了…很强大…感谢阳阳这一个月以来对我的照顾… 上周末,一个人午饭,看着冰箱里仅剩的两颗油菜,觉得炒一盘不够,可我又实在不能没有蔬菜,就想起上海菜饭来了… 奶奶从小大小姐,不会做饭…所以小时候在奶奶家过假期的时候,吃饭真的是个大问题…食堂的各种饭菜那是不必提的了,熟肉制品也是基本的,外边买的饺子、面条等等,吃饭在奶奶家真的不是一件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情。不过菜饭是奶奶自己做的,那时候还没有电饭煲,是拿锅自己烧的,把菜,还有广东香肠切碎后,拌在刚煮好的米饭里,加水,继续焖,水收干之后,就是味道很好的上海菜饭了。这个对于上海人来说一定不陌生,爸爸也给我做过。 小试了一把,因为时间很晚了,大概没时间煮熟米饭,我就直接拿热水把米泡了一段时间,拌好菜和香肠粒,还加了鸡汤,电饭煲开始焖,煮熟跳了一次保温以后再煮一次,差不多就都收干了,广东香肠其实应该洗一下,不然有些太甜了…做的时候不用放油,香肠的肥肉就够了,还有,水要多放,这个饭湿一点要比干了好,如果真的做的太湿了,可以继续煮,总会焅干的。 味道还是很好的,想起上次吃这个,真的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了,差不多要快十年了。奶奶尽管身体不差,但是情绪和精神都没有原来好,餐桌上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是保姆做的或者机关食堂里买的了。however,一家人一起吃着大家都熟悉的饭菜,应该会感觉很好的吧~回国以后去奶奶家给大家做~ ◎◎◎◎◎◎◎◎◎◎◎◎◎◎◎◎◎◎◎ 我想在一些问题上,我和一些人还缺乏沟通 也许是先入为主的感觉,我天生觉得一些事情就不该是我来做的 不过我确实坚持认为,我提供的方案更能照顾当事人各方的利益,并且也没有忽略谁 在一些时候,我觉得说些什么会更有利于我说服对方,不过我觉得这不是我希望的最好的路线,一些方案只是留着做的,而不是用来谈的 ※※※※※※※※※※※※※※※※※※※※※※※※※※※※※※ 我一直坚持我的个人生活和工作是两个世界,我不希望任何一方侵扰另外一方。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可以有如朋友般的同事。 however,我还是希望我个人生活的一些细节不要成为办公室的谈资,我做了什么,买了什么,打算什么,我觉得这都是我的私事,如果我没主动在众人面前提起,麻烦您还是不要帮我宣扬。谢谢。
Posted in 搪瓷茶缸
Leave a comment
生日记
四月的兰堡,天渐渐热了起来,汽车停在户外一两个小时之后就会很烘…不过这个月初的PMR会还是在“寒冷”中开始的。 同时来开会之前的一天,艳阳高照,躁热无比,于是我和同事说热得不行,短打扮就可以。没想到航院连续下雨,上下都要长的才能活命… PMR会在这样寒冷的气氛中开始的, 有的老巴,跟中国人说这个…这个问题我其实也没有了解清楚背景,我只是提出来,看看中国人的看法,然后我们可以以后再讨论… 有的老巴,把我们的平显在PS上一通改,设计的花里胡哨,旁边有老巴跟我说,这些飞行员啊,人来疯…他们要在平显上看电视才高兴… 有的老巴,改纪要像挤牙膏,没半个小时提出一点意见,从下午两天搞到夜里五点… 有的老巴,喜欢托大,喜欢跟我们某位老领导套近乎…问这个中国人十年前你是不是高中生,问那个中国人十年前你在哪里,问我十年前我是不是在小学…真无聊…我就想到如果我跟他说,我认识你们副参谋长(上个月刚陪这尊参谋长爷去国内转了转)!过两年我要是跟他说我要涨价一倍,他肯定同意,人家空参肯定在想,Mr. Shi?谁啊…哎…一个意思嘛… ◎◎◎◎◎◎◎◎◎◎◎◎◎◎◎◎◎◎◎◎◎◎◎◎◎◎◎ 通知说这周会有塔利班在伊斯兰堡市内的针对中资机构的袭击,我们从昨天开始就闭门不出了,门口的警卫拿了一把枪,晃来晃去,包括进来为我们开水泵等等都拿着那把枪… 本来还说今天去Serena买个穆斯蛋糕,和大家撮一顿的,但是目前不可能了,我的生日就这样宅着渡过了。 阳阳中午给我煮了碗面条,味道很好,只是面条在冰箱里冻得时间有些长,好多都碎了,不过我还是把一锅都吃了,nice,谢谢阳阳 昨天晚上包了75个馄饨,今儿晚上煮了40个,本来还以为不够吃,没想到馅儿放多了,煮出来感觉比饺子还大…我勉强搞掉15个实在不行了…请教了一下老妈,妈妈说拌馅儿的时候可以加一点水把馅儿调稀一点的,然后呢,就是下次再包的时候馅儿还要再少放一些,差不多抹一点就好了…不过,味道还是不错了,鸡肉、木耳和香菇,还nice了 今天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咯,本来是昨天办的,不过昨天有些不顺利,今天总算办好了,一件很喜欢的东西,等休假的时候就可以去香港取了,不过真是好多好多钱啊…囧…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 期待周末吧~~~ ps,从国内带过来的新网球鞋不错,左脚两块茧明显不像原来那样磨得疼了~~~
Posted in 搪瓷茶缸
Leave a comment
要该怎么办…
今天去了八宝山,因为下周五就要回去了,虽说离清明还很久,不过还是个不突兀的时间。 爸爸写了纸条,告诉爷爷我回来看他 骨灰盒干干净净,爸爸错动着顶盖,盒子就被打开了,我以为里面会有些什么,一包骨灰,一些物品,或是… 但我想不到,那里面——空空如也… 爸爸把过去几年的纸条放进去,合上盖子,“呐,其实是个空盒子”,那熟悉的声音出离的平静… 哑然过后,我实在难以控制情绪,抱着妈妈大哭,“这就是那个年代”,爸爸的声音仍然平静,但已然微弱… 文革之后,奶奶重组了家庭,我是在17岁才偷偷拿着发现的骨灰证独自第一次在革命公墓见到爷爷,25岁时,我却发现,在那个对无数家庭——包括我的——如同一场浩劫的动荡后的三十年的今天——无论奶奶、爸爸、或是我,我们却仍不知晓爷爷行至何方。 爸爸曾说爷爷写字很漂亮,但可惜没有留下任何纸笔,其实,他被带走了一切… 也许奶奶、爸爸、妈妈、甚至爷爷自己,他们都不希望我纠结于过往,我出生在拨乱反正之后的年月,人人自危的疯狂年代已经远去,再艰难的生活也要面对和继续。他们也希望我有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做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做个好人 只是我很想知道,我寻不到的我的亲人,那个大家都说我长得很像却从未谋面的长辈,我是否有仇恨的权利,对一些制造了浩劫却仍被尊为圣人,对一些擅长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信口开河的组织。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我想见到爷爷,more than ever have been, only under the name of missing and love… ◎◎◎ 今天没有去看刘朋的外公,7年来,第一次…7年前,外公离开的时候,我们正在争吵,之后我自己去看了她外公,本想告诉她以后每年都会陪她去看他 但终还是没机会告诉她,也没机会陪她去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心情
Leave a comment
测速警察,外两则
暖意融融的时节,就是现在的伊斯兰堡。 蛰伏了一个冬天的警察们如同饿了一冬天的蝗虫一般,蠢蠢欲动的抢占着各大道路的隐蔽处,在蓝白相间的警车后面架好雷达,四劈八岔的坐在后面,等着瞄到屏幕上闪动的信号,然后拦下车来——撕票——超得少的,700卢比,超得多的,1500卢比。巴基斯坦的欣欣向荣也得以体现——和去年相比,一个冬天,测速警察的种群数量明显翻了一番,覆盖网点更广了,盈利网点也更丰富和密集了。 如果路上没有这些人渣测速,这个季节还是很舒适的。今天开车去办公室,路上居然可以闻到绿色的气息。很久没体会到了,路两边的草坪上,黄色的野菊花还有一种淡紫色的小花,散发着无比恬静的气息。 今天本来是老巴Long March——反对党搞得全国反政府游行汇集首都的日子——一个本来应该在今天的昨天的昨天的昨天搞的活动,但不知怎么的由昨天的昨天的昨天推到昨天的昨天,又推到昨天,又搞到今天,不禁令人为小巴感到扼腕——这样一个闹革命搞运动都没法守时的国家,真是要命… 曼联输给利物浦的那个晚上,我们在外面吃西餐,我开着手机实时刷新,像怨妇一样在阳阳耳朵边上唠叨…操…怎么还1比2啊,都70分钟了…操,Vidic被罚下了…操,居然1比3了…还有五分钟结束的时候,我把网断了,阳阳说你总算办了一件正确的事情,可没过两分钟我又打开了,操,1比4了!!!阳阳的spaghetti被我说的也没吃好,大概下了连三分之一都不到,我反倒是化悲愤为食量,一个人干掉了一整份牛排——有生以来第一次——这辈子之前还从未独自搞掉一份牛排… 话说我党这几天一直在宣传说米国大兵生成进入我专属经济区合法,引起网民一阵愤慨,好像我国受了奇耻大辱等等,还说要打人家…可实际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区分的很明确,在EEZ里面,只要不涉及到资源,怎么着干都没问题——来一艘航母,起起降降搞搞演习都是合法的,但人家航母路过的时候如果有人拉杆钓鱼,那你倒是绝对有权派出广东渔政把人家航母扣押回港…虽说我也讨厌美国人老在咱家篱笆院子外面看咱院子里的蚯蚓有多粗,可是老在新浪上打头条宣传不正确的言论总不是个事儿吧…
Posted in 搪瓷茶缸
Leave a comment
拆UV镜记
上周六晚上公司完成一个30年以来最大的合同谈判,时间仓促,俺的相机被征用了,期间俺的EF-S 17-85发生了一些意外… 今儿下午拿回相机,我靠…UV镜还真碎了…就剩了3/4还在,也裂了…我晃了晃,玻璃们纷纷跑了出来…磕得够狠…UV镜上明显有一点被磕得凹了进去,差不多有半毫米的样子…关键是…这UV镜…取不下来了… 晚上对着这镜头大眼瞪小眼,这样也不是个事儿啊,动手拆UV… 本来想找个钢锯或者锉,搞两个口,弄断UV镜的,可是家里缺少工具,只有一把大虎钳,还有一把小的,两个把还不对称的尖嘴钳…囧…真要命… 就尖嘴钳吧…在凹进去的那点尖嘴钳咬住,晃啊晃,搞出一道缺口,虎钳试试能不能掰开——因为还有螺纹和镜头套住没法弄断——未遂…这才发现这铝合金好硬啊… -_-|||… 于是在附近同法又搞出一套缺口,期间尖嘴钳用力过猛在镜头外框上磕出一个痕迹…无法挽救了…然后用虎钳掰两道缺口中间部分,怕伤了镜头,用睡裤垫着镜头隔着虎钳…终于成功了… 搞下来的UV镜就是这个样子了… 铝合金的碎屑大概是有从镜筒缝隙进去了…镜头内三个红标记,外框上也有三个伤痕,哎… 不过基本上对焦啦,什么的都还凑活…还是个活的镜头…这个就是用牺牲了的镜头拍的它的replacement… 还好现在又有了一个一模一样的replacement,就是说…俺有俩EF-S 17-85了… 这个教训告诉我们,镜头不用的时候,一定要扣镜头盖…试想如果盖子盖上了,再怎么磕,也就是损失个镜头盖而已了… 题外:推荐一个视频,国航2006年试飞西藏林芝机场,国内第一次RNP运行。最后进近真是awesome,尤其是左边那座山,我本来以为要擦着山飞过去的,没想到居然绕了一下,最后准跑道前还来了个左转右转,太强大了,仿佛想起了Kai Tak,不过可比Kai Tak还要bt… http://www.naverus.com/AirChinaTestFlight/AirChinaTestFlight-07-12-06.html
Posted in 兴趣
6 Comments
读后感-The World Is Flat
刚过完春节之后看Claire列的新年计划就说我也要有新年新气象,要把带到老巴的书都看完,为了鞭策自己,就写写读书的笔记,免得没有监督就又荒废了。 The World Is Flat,正文560多页,国内也有中文版的,这本是2006年买的,第二版,作者在第一版后对前面的章节做了一些编辑,后面又加了两章,他书里说第一版出版后他花时间继续完成了没有时间完成的构思,不过我还是觉得,美国人这种第一版、第二版、第n版的出版方式仅仅是为了增加销售而已… 一开始的第一章,How the World Became Flat,作者用了50页来闷骚,完全是无病呻吟杞人忧天那样的口吻,而且给人以美国人真是高瞻远瞩,忧国忧民忧地球的感觉,期间以印度和中国做例子,讲到中国的时候,还提到了中国是outsource的重要目的地之一,这里的廉价劳动力可以让美国人专心于金融等服务业产品的开发,让美国人过上更好的生活,真讽刺,不知道作者最近手头紧不紧啊… 同一章节里列举了推动全球化的十个动力,头两个柏林墙和9/11完全是政治化的topic,后面八个还挺有道理。这一章就占到了半本书,是最重要的一章了。 下一章讲美国人和全球化,探讨的一些福利、税收、公共开支、教育等问题在我这样一个外人看来还是挺有道理的,很多问题是中国在发展中也会遇到的,一些也是英国在战后没有做到,导致目前在前沿科学上跟美国存在一定差距的因素。所提到的危机观是很中肯的,如果美国人都认真考虑了这个危机观,那么这个国家的前途真的是令人生畏,不过不用担心的是我想大部分美国人都不愿change到作者希望的那种标准。 然后是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化,这里探讨了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看上去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表面上显示也很有竞争力,一些国家甚至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为什么仍旧输给印度、中国或者巴西?作者的讨论很明显的趋向于当民主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时候,民主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至少我认为作者的表达可以被读者这样理解,但是他也没有明说。 下面是公司与全球化,这里作者就开始变成crusader了。觉得美国的公司太伟大了,不仅输出了优秀的产品,还能作为传播先进文化与政治体制的载体,不明白他要是这么说,这一章应该和上一张不要接着,不然这不是自己抽自己嘴巴嘛… 地缘政治与全球化里面的dell理论以及最后一章是第二版新加的,所谓的dell理论,就是说全世界任何两个有dell全球供应商个国家都不会打仗,因为她们负担不起破坏全球化而导致的投资抽逃,信心丧失等后果,完全是上一章的扩大而已,最后的柏林墙vs9/11实在也没什么新意,美国人热衷于做crusader的性格表露无疑。 however, being a Chinese, I still think this book is worth read though. 长久以来,因为一些历史上的问题,我们往往对印度的看法都会不自觉的加入一些negative的因素,但是这本书其实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最大的主角。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和印度走了不同的道路,我们选择了制造业——极大缓解了失业率、贫困人口以及城市化、外汇储备的问题,但是也带来了污染、资源紧张、地区发展不平衡、出口依赖型经济等等问题,印度人则选择了信息产业,与中国被outsource的都是人工不同,印度人被outsource的是他们年轻人的大脑和智力,看上去他们无法在班加罗尔、孟买等地创造两千万个就业岗位,但是这种导向,使得产业发展、教育以及高级人才的走向都会趋向于高学历、高水平。印度人也籍此更紧密的与美国的产业上层构筑了关系。表面上看,东亚地区由于制造加工业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看上去要更欣欣向荣,但是相较于印度来说,单位能源投入后的产出效率是较低的。同时我们进入全球化是从产业的最底层开始,而印度人虽然也是从信息产业的底层介入,但是其相对于整个工业、服务业体系来说,切入点是高于东亚地区的。而且由于信息产业的层次更加密集,印度人可以很耐心的不断发展并向上攀登,而仅仅加工衬衫、袜子和玩具的中国的产业升级则要困难的多。 民主问题是另一个贯穿始终的话题,作者在书中讲毛主义maoist与列宁、斯大林和希特勒并列在一起,但是事实上,我认为作者完全是故意忽略了这一点——在他将中国和墨西哥做对比时——墨西哥做为北美自由贸易区和美国相邻的国家,近十年来,在对美贸易上逐渐失势于中国,作者提到一点就是墨西哥在实践了十余年的民主后,再也无法做出长期的、高瞻远瞩的发展规划——因为执政党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哪一方都不能牺牲,而照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显然是基本不存在的,这也造成了墨西哥多年来在内耗中停滞不前,落后于中国。作者在文中将中国比作有这宽阔马路和漂亮商店的镇子,从来不停电,但是街上匆匆行走的人们横穿马路,而印度则是街道破旧不堪,时常停电,基础设施很差,但是人们遵纪守法,共同点是两国人民都变得越来越富有。印度由于有一个民主诉求的通道,所以下层人民尽管生活贫困,一些人甚至绝对贫困,但他们却很安于现状,中国看上去压抑了一些声音,但是一个强力的政府在平衡或者说暂时牺牲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后,稳步推进着中国的持续发展。就体制而言,我显然觉得中国的模式要更理想一些。对大多数中产之下的人们来说,这是一道选择题,是要贫穷的民主呢?还是要温饱的专政?我想对我来说我还是会选择后者的。 还有前几年常常提起的文理科问题,有人曾说中国大部分学生都去学理,但是只有学文的人多了,才能促进服务业、金融贸易等的创新和发展。但事实上,目前的金融危机充分表明了,只有理学、工程的发展,才能创造真正的财富,金融衍生产品无论如何发展,也无法拜托虚拟经济创造的终究是虚拟财富的结局。当我们看到美国人光鲜的生活时,不能忽视的是,正是他们多年以来持续不断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投资,为其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发展的动力。布什政府的任期内,美国对于自然科学的经费投入不升反降,美国的学界忧心忡忡。书中对于中国和印度每年大量的理工科毕业生资源的羡慕感觉溢于言表,做为中国本身,我们断然不能放弃这种优势。即使目前我们的基础科学研究还无法通西方媲美,但是经过持续不断的积累,终有一天是可以同台竞技的。 最后就又提到英语。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人总有一天需要正视印度的挑战,这个南亚雄心勃勃的国家,做为亚洲发展最快的英语国家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在中国大学生学了十年英语考不过四级,还渲染英语无用论的时候,很多人都该想想我们为什么拿不到美国人的软件外包、服务外包?就是英语。不会说英语,我们就不能替dell、hp、delta、ua来接美国人的电话,而只能给他们缝内裤、织袜子,让资方白白取走附加值。在中国可以用自身文化深入影响世界之前,学好说好英语是中国人走向并参与世界的唯一出路。 ok,差不多了,这本就写这么多了,太多了也就cliche了。 ps,从去年10月开始不停的读,感觉阅读的状态越来越好了,速度也越来越快,很有点恢复高中大学水平的感觉,感觉很不错。
Posted in 图书
8 Comments
No short break from 26 Feb to 9 Mar…
赵阳去年两次准备回家未遂,基本上我都是见证人,第一次没过几周我就去了,第二次我怂恿他给boss打个电话再尝试一下,结果fail了 今天下午证实明天晚上走不了的消息之后,反倒出离的平静,心里早就有数了吧,从上周五,到今天,每过一天,就会越发明显的感觉到这事儿要黄了的可能 事情就是这样了,很多因素不是我能控制的,废话再多其实也没有用 就这样,现在我知道,就算拿到机票了,也是不一定能上飞机的 this is totally shit.
Posted in 心情
7 Comments
Dash 8, ATR72 and MA60
Dash 8 在美国拍了一架,49 fatal,包括48名乘客以及机组人员,1名地面居民,另有2人受伤,一座房屋全毁,附近九座房屋居民撤离。(参见: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tinental_Airlines_Flight_3407) Dash 8最近几年真是多灾多难,连续事故不断,大大打击了它的市场信心。民机的市场就是很简单——飞机就算卖不出去,也不能摔下来,何况你又非常贵:US$27m一家。 2007年的时候,Dash 8在北欧航空连续出现着陆的时候前起落架收起的问题(SK1209 on 09-09-2007, SK2748 on 12-09-2007, SK2867 on 27-10-2007),SAS毫不犹豫的就卖掉了全部Dash 8机队。(参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2007_Dash_8_landing_gear_incidents ) ATR-72是另外一种70座级的飞机,意法联合的ATR公司制造,1988年首飞,1989年芬兰航空启动。这种欧洲人造的飞机有一个欧洲产品的共同特点,就是——tmd非常的贵!目前的目录价格是US$18,500,000.00. 另一个问题是,作为和Dash 8同级别的飞机,尽管ATR72的事故(Incidents)要比Dash8少,11对26,但是ATR72的全损(Hull Loss)比Dash8还要多,9对6,如果不计今天的大陆航空的Dash8的事故,死在ATR72全损事故上的人员也比Dash8多44(90人 for ATR72,46 for Dash8),当然今天的Dash8一下就挂掉49,超过了ATR72。 ◎◎◎◎◎◎◎◎◎◎◎◎◎◎◎◎◎◎◎◎◎◎◎◎◎◎ 说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说,中国有种飞机叫MA60,是同一级别的支线飞机的另一竞争者。 尽管国内很多“军迷”、“愤青”们都觉得这是由Y-7发展而来,帮我们受气的航空工业聊以自慰的面子货,是拿不出手的“破飞机”,但是无论外行人怎样以为,都改变不了MA60在同级别支线飞机市场上,其实就价格(差不多是ATR72的2/3,Dash8的一半不到)和性能(与ATR72以及Dash8装了同样PW100系列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与ATR72相当,是Dash8的3/4左右)来说,这是一款非常有竞争力而且性能优秀的飞机。 更重要的是,MA60自从首飞以来,还没死过人!目前8个用户23架的全球机队,尽管相对于其它两型来说太过赢弱,但是安全纪录实实在在是说明这么多年以来这架飞机还是可以信赖的。事实上,我们用了同样的发动机,用了近似的布局和结构,我们的也在比别人低的一方面原因就是我们的设计冗余应该要比另两者大。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喷气机最好的,北欧四国、印尼无数岛屿,没有条件修建2000m以上的跑道,欧洲小城或大城市的中心机场(London City Airport)的噪音限制,都使得喷气机不能便捷的运营于其间。我不是市场人士,不过我相信中国这地盘上,还是有人能计算出70座级的双涡浆支线飞机的市场到底有多大的,而且,应该不小。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新闻与政治
7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