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Flying Snail

Something Regarding BtChina or VeryCD

前几天,开心上有个转贴,大意是“国家统计局发布调查,在接受调查的100位网友中,87.53%的网友支持封杀BT,请问100位网友如何产生0.53%?”(http://www.kaixin001.com/!repaste/detail.php?uid=12206016&urpid=1104405556&rand=0.39275388699024916)。转贴得到了开心网友的热烈拥护,质疑天朝、拿国家统计局寻开心的占大多数。   有没有人真的在网上查证一下,国家统计局是否真的说过这样的话呢?简单的用google搜索一下新华网、国家统计局、87.53%,就会发现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国家统计局发布,而南都的文章,也证明了这一点。(http://gcontent.nddaily.com/6/9a/69a5b5995110b36a/Blog/b22/048e96.html)。   准备GMAT对我来说是个非常难忘的过程,不仅仅之于英语本身,更之于对于逻辑的信仰,对于证据的信仰。说些什么之前,是否真有其事?又是否合理合据?无论是CR、还是AWA,那些逻辑关系是否成立?那些因果连词是否真的站得住脚?   身边有个朋友说网友支持调侃统计局是合情合理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政府总是以说教的口气要求它的人民去遵守和服从它所颁布的法律、规章以及条例。但这个因果关系真的存在吗?可以说——因为一国政府总是命令它的人民遵守它的法律,所以它的人民就可以不尊重政府,肆意传播诋毁性质的流言蜚语吗?显然这个因果关系是不能成立的。试问这星球上,有哪家民主或者独裁政府会建议他的人民去尽量服从它的法律?难道服从法律不该是公民无条件的义务吗?   我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尽管我个人将自己描绘为李敖之于国民党那样——如果国民党是蓝色的,那么大骂国民党的李敖无疑是深蓝——我也是——我虽不是党员,但若哪家革命党想打搞翻共产党的主意,我一定第一个和他没完——理由很简单——我父母、祖辈、乃至我夫人、岳父岳母都是党员,有些人同时也在政府机构任职——没了这个政权,我的生活就彻底毁了。但这并不妨碍我提出批评意见——我自然也不满意新闻审查,公民权利或者其它一些触动我个人利益的社会现象。但我一直坚持,批评是要理性的,是要有理有据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崇敬胡舒立和她曾经的《财经》,崇敬南方报业,却认为愤青是sb——前几日浦东货机坠毁,上海副市长赶往现场,有网友评论说副市长懂航空吗?懂消防吗?去现场添什么乱?这就是纯sb——如果这位副市长不去,这些sb同样也会不满,说你丫副市长坐办公室里屁事不管。   我承认目前的新闻管理制度是畸形的——管理者聚焦于本合乎宪法但“违禁”的观点内容,但放纵了不“违禁”却明显违法的观点内容——试问捏造统计局关于87.53%这条消息的行为是合法的吗?开心网纵容它的传播是合法的吗?开心放任了这条消息的传播,将自己塑造成开放的平台,但是我们都知道,它不是的。   身边朋友的观点在于,合法的政府缺乏合理性,那么人民也可以用不合法但自认合理的行为对政府做出回应。这恰恰是我认为中国民主改革无法推进的障碍——我们的法律条文是充分合理合法且具有民主精神的,只是在实践环节上出现了扭曲,但是——试问当一家合法政府面对着一群不打算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的乌合之众,它又凭什么约束自己通过立法的形式给予这些乌合之众更多的权利呢?这就是我的观点——因为受A管理的B根本不愿尊重A以及A颁布的B不喜欢的法律,所以A自然也懒得去订立更多B喜欢的法律。这就像养小孩儿,当孩子对着一桌朴素但不糟糕的饭菜,却毫不听家长劝告只埋头吃鸡腿而不夹青菜,这世上所有理性的家长都不会迁就孩子搞出一桌百鸡宴来。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回到P2P网站被关闭这个话题上来。压倒性多数的网民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身边朋友认为这些高喊委屈的人们是对的,因为他们其实根本没有反对bt被关闭,他们也没有能力,他们只是发发牢骚。但在我看来,这些人根本没有任何资格发牢骚。这好比本来采用集中供暖,那些冬天打开暖气接热水的个别市民,当他们住进分户式采暖的房屋,能够有资格抱怨没有集中供暖后没有免费的热水可以用了吗?   一些人认为和美国保持同步是那么的重要——要和美国人同步看连续剧,要和美国人同步看电影,要和美国人同步听唱片,要和…。凭什么要和美国人同步?请给出一个可以令人信服的理由?你不支付收费频道的订阅费凭什么和美国人同步看电视剧?不贡献票房凭什么和美国人同步看电影?不贡献发行量凭什么和美国人同步听唱片?<UP><飞屋环游记>在北美的上映时间是2009年5月29日,东亚上映是在8月份吧,大洋洲在2009年9月3日,英国是在2009年10月9日。按照这样的思维,英国人一定要炸了——凭什么我们要比美国儿子晚4个多月看电影?   留学的人都清楚里用宿舍宽带进行bt下载的后果是什么,所有网民都知道没有任何一家西方公司实体在运行P2P下载网站。这本应被安心接受的现实在中国却引得无数网民怨声载道。无数同情和支持被抛向P2P下载网站,他们要求了“资源仅供学习,请24小时内删除”。这样的声明难道不是可笑至极吗?这和我在第一段打的声明性质上有什么不一样吗?无数人打着学外语的旗号看着中文、英文字母的电影,打着学历史的旗号看纪录片,难道没有这些盗版资料他们就学不好英语了?学不好历史了?   政府当然也有不当之处,其在于长年以来放任了这些P2P网站的存在,将本来既不合法也不合理的一种现象纵容成为一种不合法但在使用者眼里是合理的一种现象。我是在这个月才人生中第一次访问了VeryCD这个网站,我简直震惊无比——搜一下某个专辑,点下鼠标,就可以轻松下载下来整张专辑,压缩率为196kbps——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强盗的行为!Shame on Chinese government!如果这样的网站能够被批准它正在申请的网络视听许可证,中国政府有什么资格号称自己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取得了重大的进步?   音像产品的无形性让大部分进行疯狂下载的网友们认为这些行为并不是盗窃、或者也并没有对权利人造成损害——这当然是一种损害——如果每个人都不付钱听歌,那些唱歌的拿什么来吃饭?这是极端的完全不会发生的情况?那么为什么不假定每个人都付费听歌,CD的价格会大幅下降呢?一些人认为这不可能,歌手贪婪挣钱无止境——那么既然歌手的物欲横流、人格沦丧,那我们为什么还喜欢他,听他的歌?   其实这一切改变起来都不困难,只要树立对法律的尊重,对规则的尊重,对权利人的尊重,以及对自己的尊重。我这辈子从没下过bt,iTunes里2219首歌曲全部是正版(其中1/4的电影原声是最有价值的收录,很多是中学开始在新街口一家叫“天龙音像”的地方买的148一张的进口Soundtrack,148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显然非常贵,但是在那个还是拨号的年代,这显然是获得Soundtrack专辑的唯一途径),而最近几年,则更多的是直接来 自美国amazon,折扣大多很高,几张一起买,加上一些运费,信用卡付款,寄到家里或公司,从没遇到过海关的问题。事实上,举例4张EMI的古典音乐专辑,在美国amazon上购买,加运费到国内,合一张不到110左右,对应的是82首曲目,一首大约5块钱,这些作品不值这个价钱吗?做到这一切并没有让我付出大量的金钱——我绝不是音像发烧友,但这并不妨碍我拥有一些正版的电影,大量正版的CD以及大量的原版图书——诀窍在于日积月累——经常少量购买一些正版出版物,自然不会形成很大的负担。   当然,我也承认,和那些所谓的电影爱好者比起来,我看过的电影少的可怜。可问题在于,如果相机、镜头不要钱,我马上就可以成为终极摄影爱好者;如果坐飞机不要钱,我也马上成为终极飞行爱好者;如果打车可以不给钱也有理,我也马上成为天天打车上班爱好者;如果超市拿哈根达斯不给钱没人管,我也马上成为哈根达斯爱好者——那些电影爱好者,那些音乐发烧友,那些原版图书爱好者们,也许并不真的爱电影,爱音乐,爱原版图书——他们爱的是不要钱而已。   回到法律精神上来。亚洲民族由于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央集权政府的治理之下,传统上缺乏对法律精神的尊重,但是这一定是中国走向民主和法制必须的基础。成为难以交流的暴民并不能使中国人民获得更多的利益。一切仅仅因为认为法制框架下的游戏规则效率低下,“看不到赢的希望”所以就可以不去遵守规则的理念都将引导中国人民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走向悲剧的结尾。   胡舒立的财经、南方报业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在法制的框架下,本着有理有据的理念揭露制度缺陷,推动社会进步。胡舒立对她曾经的财经做过这样的评价——我们知道红线在哪里,我们从不试图跨越它,我们尝试推动它。 ======================= 决没有任何攻击任何团体的意思,只是觉得,知识产权保护是一条很长的路,当然也很艰苦,不过如果能走好,最终走下去,我相信境外媒体是会更多的在大陆发行的。这就像电视游戏一样,现在我们买不到正规的Wii主机,买不到Xbox,但是如果有一天这些内容被妥善保护了,我想大家是不会那样辛苦买高价PSP,PS3游戏了。

Posted in 新闻与政治 | Leave a comment

Hello world!

Welcome to WordPress.com. This is your first post. Edit or delete it and start blogg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Leave a comment

Why Pakistan Is A Hopeless Country 为什么巴基斯坦看不到希望

Day before yesterday, I went to a local branch of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with my colleagues. They went there to exchange some US dollars into Pakistani Rupees. 前天,我跟同事去渣打银行换一些钱。 There I met a staff, a young girl or lady sitting at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搪瓷茶缸 | 5 Comments

杂记

本来想今年下半年的时候去英国转转,找个机会拜访Rui博士,顺便看看球,毕竟曼联的几老们很有可能赛季末就要退役了。   此处略去500字…   结果,就昨天,也就病了…感冒了,喉咙巨疼,感觉呼吸都要被掐断了一样…   昨天晚上还和阳阳聊,说我这样从小就病歪歪的,一定是两个结果,要不就是早死…要不就如一些一辈子病怏怏结果却活得巨久的那些人一样,变成老不死…我想了想还是前一种比较可能发生在我头上,所以我买了很多商业保险…   直奔主题吧,yueying同学在wave上要我贴婚纱,那就废话少说,上图吧…(点击图片进入相册,将弹开新窗口)     欢迎大家评头论足   是在1502 studio拍的~无论是选studio,还是创意,都是抄袭的Yu Jianqiu同学的一位同学的…This Jianqiu is, according to Jianqiu himself, Jennifer’s love…   PS,收到我wave邀请的同学,请加我的google邮箱:"weiyi点sze at 谷歌 点 com". 想要wave邀请的给我留言吧,目前的邀请还是滚动扩充的,我没有太多,慢慢来吧。

Posted in 搪瓷茶缸 | Leave a comment

Seal the Deal Please!

当你看到前方红灯的时候,请松开油门好吗? 当你不在卫生间的时候,请关闭照明好吗? 我们其实可以做的更多 我们的国家也可以做的更多 一起来签名吧!  The UN Worldwide Campaign on Climate Change  http://www.sealthedeal2009.org/   YouTube – Seal the Deal – Six powerful voices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dXoDcFPgBo4&hl=zh_CN&fs=1]   国内可以观看的Youku版本: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MxMTA0MTAw/v.swf

Posted in 新闻与政治 | Leave a comment

The Reader

这是一个人人都行色匆匆的年代,当每个人都脚步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压力的积聚以及周遭行人带动的愈加快速的时候,一些我们长久以来所珍惜和怀念的生活片段,也在这匆匆的步履中渐渐模糊。   摩挲着精良的印刷品本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在工作之余全心投入到描绘中去,要比如快餐一样的电影的感觉好很多吧。The Reader就是这样扣动心扉的深刻作品。最终读完这部作品,是以一个非常奇怪的顺序进行的,08年初买了小说却没有看,09年有了电影却看不了,当电影的热潮逐渐褪去,当Kate Winslet获誉而归后若干个月以后,终于静下心来细致的品位了文字的魅力。     我当然不是科班出身,其实不该在这里对文学这个字眼评头论足,但多少也读了很多原文作品(当然The Reader其实算不上原文…),所谓的风格问题还是能够略评一二,欧洲的文学同北美的文学相较而言,还是走在前面的。当然这里的前面若要界定起来必然非常晦涩,但是若以现代风格论述,显然欧洲人,尤其是欧洲大陆的作品要更丰富一些。The Catcher In The Rye在美国文学界引起的轰动在于他以那样粗鄙的文字生动描绘了那个时代里一部分有典型风格的青年人的生活,没有用粗俗这个词自然是因为《麦田守望者》完全不是一篇庸俗的文字堆砌,相反 J. D. Salinger只是利用了一种在当时的年代非常超现实的手法描绘了一个现实的题材。这也是我对于电影来说也非常钟爱于现实主义题材,以及超现实手法的现实题材的原因。The Reader本身引起并串联情节的要素在我逐渐进入作品的初期也让我非常震惊,我完全没看过《朗读者》这部电影,虽然也听说了Kate Winslet在剧中有震撼演出,但是坦率说我实在没想到作者在文字中会以那样一种方式来进行深刻、现实的描绘——几乎是一种直白的写实的不加修饰的手法。   当然最初章节里那些赤裸的描述只是非常有限的部分,随着故事的展开,描写被重新引领回到第一人称的朴实轨道上。我之所以非常迷恋第一人称的作品,在于那其中无比深邃的魅力。虽名为The Reader,给我的感觉却宛如一个人在耳边murmur他心底最深处的故事一般。读书确实宛如恋爱一般,在并不深刻了解的情况下拿来一本书,心情随着情节一起跌宕起伏,若真是一部精彩的文字,则会爱上这部小说。而第一人称,就总会让我有这种沉浸其中的愿望,置身情节之中,仿佛我就是作者,作者就是主人公,我也是主人公。   The Reader本身关注的是德国民族在当代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如何对待过去。Holocaust的真实性现在已无须质疑,但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在于,在那个年代,Holocaust是一个自上而下被彻底执行的国家行为,这意味着德国所有的国家机器都被卷入其中,无一幸免。后人的检讨并不是需要为前人甚至仍然在世的罪人开罪,但是德国之外的人们可能很难理解他们本身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如同作者所传达的观点——正因那是那样好大的运动,所有人都被卷入其中,或主动,或被动,但战后的清算必然不能进行到所有人头上,一些人重新回到公职岗位,一些人压抑的生活着,而战后的第二代德国人,在面对Holocause的惊悚,和面对自己的并不彻底无辜的父辈中,是理性的批判,和感性的迷茫。作品本身是一种德国民族性格中短于自我表彰而长于指出问题的审慎悲观的生动表达。   其实德国人面对的问题不只是他们自己才有的问题,在柬埔寨,在土耳其,包括在卢旺达,都曾有自上而下的机器将真正一代人席卷其中,在柬埔寨,清算进行的尤其缓慢,由于现政权的姑息和回避,红色高棉时期的多数中高级官员,现在都过着低调的平静的生活,受佛教以及印度教影响极深的柬埔寨人民,也保持了审慎的宽容态度,但是整个民族仍然被这样的裂痕所伤害着——一些手上曾经沾满鲜血的人,现在却仍然平静的生活着,而整个民族确需为他们当时的罪而久久无法走出阴影。略微的不同是,柬埔寨是对自己人犯了罪,是一种autogenocide,而德国人是对犹太人。   The Reader作为一部拷问心灵,关注具有历史渊源的现实社会问题的作品,无疑是非常出色的。在我看来,现实问题多是无解的,只有多年之后,由后人回首,方可判别某一答案,相较于其它答案,可以更理想一些。The Reader就是这样极佳的现实题材作品——他引领你进入一个复杂的境地,交织了理智、感情、自我批判以及放眼未来,留给读者的,是深刻的思考,设身处地的假设,以及结合自身的反省。   除此以外,那就是一种警示——以后人的境遇所给予前人的警示——放之当今,即告戒世人不要给后人带上沉重的枷锁和心灵的负担。这是一个Nationalism和Ideology盛行的年代,我们应当永远铭记,Extremism以及Violence不能解决任何问题。Never ever.

Posted in 图书 | Leave a comment

At the Frontier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其实是我去年三月从Amazon.com上买的,当时只是为了凑数,保证加上运费不亏,那时我的重点其实是在How to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t Read…   从我个人的喜好来说,我其实不偏爱<A Thousand Splendid Suns>这样的第三人称的小说,我偏爱的是那些朴实的第一人称的,不繁冗的,能带领我内心走进情节的小说,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所以这也就不奇怪,<A Thousand Splendid Suns>被我简单翻了翻之后,就一直摆在书架上——国内的书架上,在老巴的书架上——直到最近。   要从哪里开始谈起呢?是要从<The Kite Runner>吧。这本Hosseini的第一部小说其实也是很早就被翻译成了中文,大约是两年前的事了吧,但是我却一直没买来,拿在手里时,已经是去年的6月,我刚刚来常驻的时候,第一次和阳阳去Saeed Book Bank,那种再生纸的书一直是我觉得很有feel和阅读欲的类型。     <The Kite Runner>的前面的章节读得让我昏昏欲睡,其实并不是非常好的感觉。记得那时刚刚来常驻,见到这个国家的人,体会着这个宗教,感受着这片大地上的风土——其实就是<The Kite Runner>里前半部分文字最真实的反映——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宗教,习俗,巴基斯坦也许曾经较为开放,尽管目前趋向保守化,但是总体来说,我感到会和阿富汗无比的相似——人们面对问题时如鸵鸟一般,把头插进土里,然后认为没有问题;他们认为他们的许多许多,该用什么词表述呢?许多习俗、文化、制度和传统,都是完美无瑕的;富人们觉得居高临下俯视一切,却同时以各种琐碎的方式标榜着自己的慈善;穷人们则一边安于现状的祷告,一边又不虔心的咒骂着不公的现实。某种程度上,我觉得他们就像是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大学四年都在失败中渡过——成绩并不差,但是他总在竭力标榜着他与见多识广的同学们是一类人,但却总在现实生活中落在后面,他竭力的想挤进另外一个圈子,但是只留下一个傻逼的印象——他不断的吹嘘,不断的装扮,却仍无法脱掉他本质上浅薄而拙劣的外衣。   所以,其实在<The Kite Runner>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几乎打算放弃,我感到作者就像我身边千千万万个不思进取而又做着白日梦的老巴是一样的——在他的笔下,Amir生活在那样美好的环境中,他在Kabul的家,仿佛与新泽西的别墅没有任何区别,他的生活,如同伦敦巴黎,或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大都会一样光鲜。不,不是的。我也许妥协Amir的家庭在阿富汗绝对是富贵人家,but so what?在伊斯兰堡所见,这些富贵人家,无非也是传统封建财富的现实延伸而已,没有与现代社会相称的职业,没有现代的哲学精神,没有现代的生活方式,空虚,腐朽,和放荡——yes, it’s profligacy.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图书 | Leave a comment

For Her

I say thanks and sorry. And nothing more. I understand what she told me.

Posted in 心情 | Leave a comment

Impression of Angkor-III

It’s really a shame to have paused such a long time to finish my trip review…   好啦,今天来吧柬埔寨游记写完。   离开暹粒后的行程,其实就是柬埔寨最后的时光了。其实是只有两天。路程其实完全参照了Christina走过的行程。坦率地说,我并不真正知道水路前往马德望究竟能带给我何种如Lonely Planet上所述的spectacular的体验,选择follow Christina原来走过的路不仅仅是对于她选择旅行路线的信任,也是对小众口味的偏执偏好——我出门在外宁愿能够离旅游团远些…不只是亚洲人的旅游团,这世上所有有旅游团出没的地方,体验都是差不多一致的糟糕。   船票是在客栈买的,开价20美元,砍了1块,变成19,拿到票的时候发现上面根本没有票价,天晓得这票到底值多少钱…清晨六点多就从房间出来,前一天晚上结了房费,第二天早晨掏了几美元给微笑小哥做小费。免费的前往码头的"shuttle"晚了一些,当这个shuttle出现在我面前时,还是不免惊了一下…一辆差不多十五年一千的Toyota Hilux,后面斗上坐满了鬼子,司机是个柬埔寨华人,说着夹杂着很重的粤语的普通话,请我们做到驾驶室里面…我本还犹豫说想挤在后面斗里,不过后来发现这实践起来真是有困难,算了,那就坐驾驶室吧…继续前行到一个又一个的客栈,德国帅哥坐在了副驾驶的位子上,西班牙姑娘们跟我挤在一排,俩胖姑娘只能一个坐在另外一个的腿上,这让苗条的我很过意不去…   到了码头,其实就是Tonlé Sap Lake游船码头的另一侧,码头上的柬埔寨人争先恐后的抢你的行李,我意识到这个obviously不是免费的,不过早晨实在是还没有清醒过来,算了,最后一个箱子一美元,真是暴敛啊…   自暹粒前往马德望其实就是一段横越洞里萨湖的旅程,这两座城市分居洞里萨湖的两侧,如上篇所述,这个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是个非常奇妙的湖泊。   http://en.wikipedia.org/wiki/Tonl%C3%A9_Sap   它一年两次改变流动方向,旱季时水流向湄公河,留下沼泽,雨季时则接受湄公河的大水,漫过超过其本身湖面数倍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六倍。8月正好是非常好的雨季,水面扩大到最大,水道也便捷很多。如LP上所述,旱季时,这段旅程则要变得坎坷很多,水面下降,水道变窄,意味着船要开得很慢,而水面我想也没有如我所见的那么迷人吧。   与暹粒到金边的封闭式的快艇不同,到马德望的其实严格来说也就是一艘渔船改装的游船,没有窗户,只是一个棚子,里面是带靠背的条凳,后面一个厕所,船尾是个deck,很nice的地方是棚子顶上是个大的deck,有到脚踝高的围栏。先前坐着Hilux前往码头途中,我和坐在副驾驶位子上的德国帅哥聊这段水路,德国帅哥说这线路其实纯粹是靠外国人在支撑,没有外国人,这线路一天都运营不下去,而且想一想也知道,柬埔寨当地人有谁能负担的起这20美元的船票钱。果然,穿上清一色的洋人,我们成为唯一的东亚黄色面孔。船开没多久,大家就陆陆续续爬到deck上,横七竖八的躺倒下去…看来在这个闲适的暹粒,鬼子们也不爱早晨五点半爬起来赶船啊…   Dawn over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旅游 | 1 Comment

Impression of Angkor-II

吴哥之旅是从大环线开始的。   所谓大环线和小环线,也就是当年吴哥繁盛时,皇家兴建的密集的庙宇,以及富贵围绕吴哥城兴建的其它庙宇和宗教建筑。密集的皇家庙宇集合于皇宫周围,行程小环线,而周围的自然就是大环线了。Lonely Planet上有着非常详尽的介绍,当然如果只去吴哥的话,Lonely Planet Encounter Siem Reap应该是更好更详尽的选择。选择英文版的好处就是可以更方便的和当地人、鬼子们沟通以及更方便看遗迹门口的介绍,不方便的就是当你遇上中国人时,就瞎菜了…第一天在超市里遇到同胞时,我绞尽脑汁也没想起来Big Circle和Small Circle的中文说法,结果冒出两句洋文,感觉对面的同胞很是茫然…囧…   从暹粒到吴哥遗址,大约需要十分钟左右,过了售票处,就开始进入林间。早年这段路曾是土路,颠簸不平,不过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小环线已经完全是非常不错的柏油路,大环线也是柏油,不过稍显老旧一些,当然,这些路比起中国县城里的公路来说,路况还是很不错的。   前面说过吴哥给我的感觉就是绚烂的光影,恢宏的遗迹,静谧的丛林。但实话说,当司机把我们放在第一站Eastern Mebon的时候,最初的感觉远没预想中的兴奋。8月的太阳可谓毒辣,上午也是各处遗址内旅游团人头攒动的时刻,导游挥舞着小旗,后面跟着大队的各国游客,实在是有点煞风景。虽然早有耳闻吴哥遗迹的台阶连女生也就放上半只脚,不过看着那几乎是直上直下的高塔,实在是倒抽一口冷气。不过所有这些感觉,在登到顶层,少了熙熙攘攘的人们,俯瞰着繁密的雨林的那一刻,通通化作由衷的兴奋。   Eastern Mebon     Prasat Kravan   Eastern Mebon一共四层,最顶上一层的高度约莫是整座吴哥遗迹中最高的了吧~站在平台上,看着郁郁葱葱的丛林延伸到远方,头顶着蓝天和间或的白云,远方则是翻滚着即将怒吼的乌云,远方的丛林中,冒出来的三座尖塔,就是Angkor Wat最高的三座塔尖,伴着徐徐拂过的微风,所谓惬意,也就是这样了吧~   大环线每座遗迹之间的距离不算近,大约都要五分钟左右。穿梭在遗迹之间之时,便领略着湄公河平原上恬静的景致。沿着笔直的小路奔驰时,两侧繁茂的雨林如同另一个自吴哥之前就从不曾被打扰的世界;间或错落的村舍由歪歪扭扭的篱笆围起来,房前房后都是芭蕉;农田则是难得的可以既可以坐在tuk-tuk车上又可以极目远眺的机会,田中是水稻、烟叶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作物,而偶尔田间会有一棵树歪歪扭扭而倔强的矗立在那里。我就想起越战来了…想当年美国大兵在越南大约也是看到同样的景致吧,与我不同的是,我可以安心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沉醉于蓝天白云,而他们则千万不可沉迷其中,天晓得什么时候,丛林里的越共就会突然冲出来把他们掀翻在地…   Rural Cambodia   在Preah Khan遇到了一位台湾人,本来是学美术的,突然开始对建筑感兴趣,于是半路出家打算到华南理工去读书。9月即将开学,这个假期他骑着自行车在吴哥一个人独行了半个月,下面的行程还有越南和老挝,也就是沿着湄公河溯流而上。遇到他时是在Preah Khan著名的至今也无法解释的两层由类似希腊风格的圆柱支撑的类似神庙结构的建筑前。这座建筑的奇妙之处在于它与整个吴哥的所有遗迹都不同,却与像个万里的希腊建筑惊人的相似。台湾人很热情的讲解了吴哥的建筑材料,取自荔枝山的砂岩。这些砂岩很方便打磨成各种形状,同时由于内部空洞密集,便于排水,可以很好的适应东南亚多雨的气候。但另一方便,砂岩不耐侵蚀,而吴哥又属于垒石建筑,不如砖石建筑那样精确的严丝合缝,这也就是吴哥遗迹在一时兴盛而被遗弃之后迅速破败的原因吧… 典型的垒石结构,可以看到石材是不规整的   独一无二的希腊式的建筑   如同书中介绍,大环线的遗址不能算非常吸引人,至少现在让我回忆,除了第一处前往的东湄本和以外,我几乎想不起来还有什么记忆深刻的…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吴哥城的南北城门,和护城河桥上的雕塑吧。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旅游 | 5 Comments